敦
敦相关字典
敦[dūn]字在结尾的词语
- 邓虏沦敦[dèng lǔ lún dūn]- 形容滚圆。
 
- 可贺敦[kě hè dūn]- 1.亦省作“可敦”。 2.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对可汗妻的称呼。
 
- 纥逻敦[hé luó dūn]- 青草。纥逻为突厥语青的音译,敦为草或草原的音译。
 
- 忠敦[zhōng dūn]- 忠实厚道。
 
- 你敦[nǐ dūn]- 蒙古语。眼睛。
 
- 可敦[kě dūn]- 见“可贺敦”。
 
- 阿摩敦[ā mó dūn]- 古鲜卑语。母亲。
 
- 奥敦[ào dūn]- 即奥屯。复姓。元有奥敦世英。见《元史》本传。
 
- 克敦[kè dūn]- 敦厚。
 
- 旄敦[máo dūn]- 旄丘与敦丘。
 
- 傻敦敦[shǎ dūn dūn]- 傻呵呵。
 
- 厚厚敦敦[hòu hòu dūn dūn]- 形容很厚实。
 
- 树敦[shù dūn]- 见“树惇”。
 
- 啴敦[tān dūn]- 盛大。
 
- 堥敦[máo dūn]- 泛指小丘。
 
- 厚敦敦[hòu dūn dūn]- 1.亦作“厚墩墩”。 2.形容很厚实。
 
- 金敦[jīn dūn]- 古代青铜食器。
 
- 懋敦[mào dūn]- 勉力弘扬。
 
敦[dūn]字在开头的词语
- 敦学[dūn xué]- 勤勉学习。
 
- 敦逼[dūn bī]- 敦促逼迫。
 
- 敦旧[dūn jiù]- 敦睦故旧。
 
- 敦信[dūn xìn]- 1.犹笃信。 2.尊重信义。
 
- 敦辟[dūn pì]- 敦请,征召。
 
- 敦雅[dūn yǎ]- 敦厚雅正。
 
- 敦遣[dūn qiǎn]- 犹恭送。
 
- 敦水[dūn shuǐ]- 水名。
 
- 敦勉[dūn miǎn]- 1.勤勉。 2.劝勉。
 
- 敦煌石窟[dūn huáng shí kū]- 中国著名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等四区。一般指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甘肃省是我国著名的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现存最早的窟是十六国北凉开凿的,以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相继开凿,现存有 492 个窟
 
- 敦护[dūn hù]- 劝勉回护。
 
- 敦肃[dūn sù]- 温厚敬诚。
 
- 敦确[dūn què]- 1.亦作“敦碻”。 2.敦厚。 3.实在。
 
- 敦慤[dūn què]- 亦作“敦愨”。厚道,诚实。《荀子·王霸》:“商贾敦愨无诈,则商旅安,货通财,而国求给矣。”
 
- 敦厚[dūn hòu]- 忠厚:温柔敦厚ㄧ质朴敦厚。
 
- 敦恪[dūn kè]- 敦厚谨慎。
 
- 敦化[dūn huà]- 谓仁爱敦厚,化生万物。
 
- 敦祗[dūn zhī]- 诚笃恭敬。
 
- 敦谕[dūn yù]- 1.亦作“敦喻”。 2.劝勉晓喻。
 
- 敦惷[dūn chǔn]- 犹言憨厚愚昧。
 
- 敦长[dūn cháng]- 屯长。敦,通“屯”。秦汉时戍边军中的领队。
 
- 敦庬[dūn máng]- 见“敦厖”。
 
- 敦崇[dūn chóng]- 1.崇尚。 2.浑厚清峻。 3.结实高大。
 
- 敦重[dūn zhòng]- 1.敦厚庄重。 2.注重;重视。
 
- 敦煌石室[dūn huáng shí shì]- 1.亦称“敦煌石窟”。 2.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一般指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山麓。其处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壁画﹑塑像(多系佛像)极多。自东晋迄元,皆有建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于复壁中发现藏经室,内藏手写佛经及美术作品等,极为丰富。写本最早为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最晩为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而以唐﹑五代的为最多。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先后前往,掠去大量精品。石室写本部分业经整理印行。全国解放后列为重点
 
- 敦仁[dūn rén]- 仁厚。语本《易.系辞上》:“安土敦乎仁,故能爱。”韩康伯注:“安土敦仁者﹐万物之情也。物顺其情﹐则仁功赡矣。”
 
- 敦厉[dūn lì]- 1.亦作“敦励”。 2.劝勉,勉励。
 
- 敦劝[dūn quàn]- 敦促劝勉。 恳切地劝说;敦促劝说
 
- 敦谨[dūn jǐn]- 敦厚谨慎。
 
- 敦释[dūn shì]- 劝解。
 
- 敦睦[dūn mù]- 〈书〉使亲善和睦:敦睦邦交。
 
- 敦嘱[dūn zhǔ]- 恳切嘱咐。
 
- 敦整[dūn zhěng]- 敦厚方正。
 
- 敦煌[dūn huáng]- 1.古代郡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北魏改为敦煌镇,后复改郡。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置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又改沙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仍改敦煌郡,干元元年(公元758年)又改沙州。 2.县名。在甘肃省。西汉置。十六国前凉建都于此,北周改名鸣沙县,隋大业初复名,唐末废。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复置,移治今址。县城是古代通往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站。城东南25公里的莫高窟(千佛洞)保存有四世纪至十四世纪遗留的壁画﹑雕塑等艺术珍品;城南有鸣沙山﹑月牙
 
- 敦阜[dūn fù]- 土的别称。
 
- 敦密[dūn mì]- 1.厚实密致。 2.谓深厚亲密。
 
- 敦煌词[dūn huáng cí]- 清末(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世称敦煌石室)发现的唐、五代词。约写于公元8-10世纪。多为无名氏的作品,包含部分民间创作,也有极少数可考知作者的文人词。是研究词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资料。
 
- 敦惠[dūn huì]- 敦厚仁慈。
 
- 敦促[dūn cù]- 催促:敦促赴会。
 
- 敦固[dūn gù]- 1.坚定不移。 2.敦厚坚贞。
 
- 敦敬[dūn jìng]- 敦厚恭敬。
 
- 敦教[dūn jiào]- 1.勉励教诲。 2.注重礼教。
 
- 敦心[dūn xīn]- 犹言专心致志。
 
- 敦慕[dūn mù]- 勉力。
 
- 敦忠[dūn zhōng]- 犹忠厚。
 
- 敦然[dūn rán]- 1.淳厚貌;浑厚貌。 2.粗厚结实貌。
 
- 敦笃[dūn dǔ]- 敦厚笃实。
 
- 敦修[dūn xiū]- 砥砺德行,治理政事。
 
- 敦行[dūn xíng]- 笃行。
 
- 敦愿[dūn yuàn]- 敦厚恭谨。
 
- 敦脄[dūn méi]- 厚背。
 
- 敦悃[dūn kǔn]- 忠厚诚实。
 
- 敦任[dūn rèn]- 犹重用。
 
- 敦朴[dūn pǔ]- 敦厚朴素。 敦厚朴实;忠厚朴实方正敦朴
 
- 敦龎[dūn páng]- 见“敦庞”。
 
- 敦本[dūn běn]- 注重根本。本,古时多指农业。 注重根本,古时多指注重农事
 
- 敦适[dūn shì]- 罪恶与过失。适,通“谪”。
 
- 敦厖[dūn máng]- 1.亦作“敦庬”。 2.丰厚,富足。 3.敦厚。
 
- 敦煌变文[dūn huáng biàn wén]- 敦煌石室中所藏的讲唱体通俗文学作品。是中国唐五代时期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学形式。王重民等所编《敦煌变文集》中搜罗的敦煌变文较为宏富。参见“变文”﹑“敦煌石室”。
 
- 敦悫[dūn què]- 亦作“敦愨”。厚道,诚实。
 
- 敦友[dūn yǒu]- 重视友情。
 
- 敦蒙[dūn méng]- 1.犹丰足。 2.宽厚。
 
- 敦至[dūn zhì]- 深厚周到。
 
- 敦茂[dūn mào]- 敦厚美好。
 
- 敦尚[dūn shàng]- 推崇;崇尚。
 
- 敦缛[dūn rù]- 形容文章风格淳厚绵密。
 
- 敦奬[dūn jiǎng]- 1.推崇褒扬。 2.敦请,劝勉。
 
- 敦慎[dūn shèn]- 敦厚谨慎。
 
- 敦晓[dūn xiǎo]- 劝勉开导。
 
- 敦明[dūn míng]- 犹昭明。
 
- 敦辞[dūn cí]- 治词,措词。
 
- 敦俭[dūn jiǎn]- 敦厚俭朴。
 
- 敦碻[dūn qiāo]- 见“敦确”。
 
- 敦进[dūn jìn]- 犹促进。
 
- 敦大[dūn dà]- 1.敦厚宽大。 2.指厚重博大。
 
- 敦比[dūn bǐ]- 治理。
 
- 敦乐[dūn lè]- 谓崇尚音乐。
 
- 敦授[dūn shòu]- 敬受。
 
- 敦实[dūn shi]- 粗短而结实:这人长得很敦实ㄧ这个坛子真敦实。
 
- 敦阅[dūn yuè]- 见“敦悦”。
 
- 敦悦[dūn yuè]- 1.亦作“敦说”。亦作“敦阅”。 2.尊崇爱好。语出《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赵衰曰:‘郄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
 
- 敦敏[dūn mǐn]- 笃实敏捷。
 
- 敦圄[dūn yǔ]- 古代传说中的野兽,似虎而小。一说仙人名。
 
- 敦率[dūn lǜ]- 1.谨守;恪遵。 2.犹敦勉。
 
- 敦处[dūn chǔ]- 谓谨慎处世。
 
- 敦美[dūn měi]- 敦厚美善。
 
- 敦硕[dūn shuò]- 壮实高大。
 
- 敦聘[dūn pìn]- 〈书〉诚恳地聘请 。 恳切而真诚的聘请
 
- 敦害[dūn hài]- 怨怒妒忌。
 
- 敦洽雠糜[dūn qià chóu mí]- 古丑女名。因其敦厚和合与人无仇,故名。糜,通“靡”。
 
- 敦物[dūn wù]- 1.丰富的物产。 2.山名。在今陕西省武功县东南。
 
- 敦煌五龙[dūn huáng wǔ lóng]- 晋代敦煌人索靖﹑泛衷﹑张甝﹑索紾﹑索永的合称。因其俱有逸群之才,故称。
 
- 敦叙[dūn xù]- 见“敦序”。
 
- 敦敕[dūn chì]- 督察敕戒。
 
- 敦洽[dūn qià]- 见“敦洽雠糜”。
 
敦[dūn]字在中间的词语
- 浑敦氏[hún dūn shì]- 见“浑沌氏”。
 
- 椎鲁敦朴[chuí lǔ dūn pǔ]- 谓质朴诚实。
 
- 伦敦塔[lún dūn tǎ]- 英国古城堡。在伦敦市内泰晤士河北岸。由占地约7公顷的庞大建筑群组成,中心为白塔,高约27米。四周围绕十三座塔,外层筑有护城壕。1140年起为王宫,历时四百多年。后曾作国家监狱。现为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
 
敦[dūn]字的成语
- 珠盘玉敦[zhū pán yù dūn]-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同“珠槃玉敦”。
 
- 敦诗说礼[dūn shī shuō lǐ]- 敦:敦厚。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 敦本务实[dūn běn wù shí]-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 温柔敦厚[wēn róu dūn hòu]- 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指待人温和宽厚。 待人接物秉性平和
 
- 闻融敦厚[wén róng dūn hòu]- 待人温和宽厚。
 
- 木强敦厚[mù jiàng dūn hòu]- 木强:质朴而倔强;敦厚:忠厚。比喻人品纯朴忠厚,性格倔强。
 
- 敦睦邦交[dūn mù bāng jiāo]- 敦:纯厚,诚恳;睦:和睦。保全国家之间的关系诚挚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