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麝紫芝煎

龙麝紫芝煎

《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风科集验》:龙麝紫芝煎

药方名称龙麝紫芝煎

处方附子1两(炮,去皮脐),川乌1两(炮,去皮脐),草乌头1两(锉,炒),桂心1两,细辛1两(去苗),干姜1两(炮),白芷1两半,零陵香1两半,藿香叶1两半,白茯苓1两半(去皮),香附子1两半(炒),桂花1两半,白附子1两半(炮),丁香1两半,木香1两半,甘草2两(炙),细墨2两(烧去烟),麻黄8两(去节),胡椒2钱,脑子1钱(另研),麝香1钱(研),甘松2两半(去土),米粉4两(炒紫色),糯米1升。

制法上为细末,用糯米粥为膏,捏为锭,约筋样大。

功能主治诸中风痹,痉痉瘈疭,语言謇涩,痰涎壅塞。

用法用量每服1寸,细嚼,好酒送下;茶清亦得,每日进2服,病重者2寸。

注意忌食猪、鱼、杂肉、动风之物。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风科集验》

御药院方》卷一:龙麝紫芝煎

药方名称龙麝紫芝煎

处方何首乌1两,天麻1两(去苗),吴白芷1两,防风1两(去苗),羌活1两(去苗),甘草1两(炙),黑附子1两(炮),甘松1两,胡椒1两,良姜1两,零陵香1两,藿香叶1两,肉桂1两,川姜(炮)1两,白檀半两,麻黄(去节)1两,龙脑2分半,麝香2分半。

制法上为细末,炒米粉4两,黄色糯米粥汁,入白蜜2两和就,作铤子,1寸半长。

功能主治一切诸风,半身不随,口眼?斜,头旋耳鸣,鼻塞咽干,四肢麻木疼痛,痰毒下注,腰膝沉重,筋挛骨冷,皮肤瘙痒,昏迷困倦,饮食进退,行步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1铤,细嚼,茶酒送下。如病重,每服3铤子,日3次。

摘录御药院方》卷一

猜你喜欢

  • 黄袍散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黄袍散药方名称黄袍散处方薄荷30克黄柏甘草各9克黄连6克冰片不拘多少制法研细末。功能主治治口疳,口糜,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吹至患处。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嵩崖尊生》卷六

  • 保和平胃散

    药方名称保和平胃散处方小柴胡汤加竹茹、枳实、藿香、厚朴。功能主治消导和胃止呕。主呕吐有食滞。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敛疮散

    药方名称敛疮散处方软滑石半两,花蕊石半两,鸡内金半两,白及3钱半,白蔹2钱半,(豸虎)丹(煅)1钱,滴乳香1钱。制法滑石、花蕊石炭烧通红,碗覆泥地1伏时,为细末,次入余药末研和。功能主治痈疽、疮毒。用

  • 擦掌丹

    药方名称擦掌丹处方枯矾2钱,樟脑2钱,水银1钱,信石3分,大风子肉3个,核桃肉5钱。制法上共研末作丸。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于掌心擦,鼻内闻香。摘录《医部全录》卷三七三

  •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

  • 大附方

    药方名称大附方处方大附子1枚(炮令裂,削去皮。乌头亦得)。制法上切如豆。功能主治咽喉肿痛极盛,语声不出者,及喉痹毒气,咽门闭不能咽。用法用量每含1块,咽汁。1方蜜涂炙圻,含之咽汁,甜尽更涂蜜炙,准前含

  • 化气调经汤

    药方名称化气调经汤处方香附米(酒浸一宿,晒干)30克橘皮60克羌活30克白芷30克甘草牡蛎(煅)天花粉皂角刺各15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流注疬。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清汤送下,不拘时候,一日三次。与

  • 麻黄杏仁汤

    药方名称麻黄杏仁汤处方麻黄、杏仁、桔梗、甘草。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寒伤肺,无郁热,恶寒无汗,头痛喘咳,脉浮紧者。用法用量肺热,加石膏;头痛身痛,加羌、防。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金樱子粥

    《饮食辨录》:金樱子粥药方名称金樱子粥处方金樱子10~15克粳米或糯米50~100克制法先煎金樱子,取浓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粥。功能主治补肾,固精。适用于妇女带下、子宫脱垂。用法用量每日分2次温服

  • 冰片破毒散

    药方名称冰片破毒散处方朴消4钱,僵蚕(微炒,去嘴)8钱,甘草8钱,青黛6钱,马屁勃3钱,蒲黄5钱,麝香1钱,冰片2钱。制法上为细末,瓷坛密收。功能主治急慢喉痹,肿塞切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清水调咽。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