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连温胆汤

黄连温胆汤

六因条辨》卷上:黄连温胆汤

药方名称黄连温胆汤

处方半夏陈皮竹茹枳实茯苓甘草大枣黄连

功能主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六因条辨》卷上:黄连温胆汤

药方名称黄连温胆汤

处方温胆汤加黄连

功能主治伤暑汗出,身不大热,烦闭欲呕,舌黄腻。

用法用量水煎服。

临床应用1.心惊胆怯:湿热生痰,留于手足少阳之府,累及心包,心惊胆怯,性急善忘,多虑多思,舌苔浊腻带黄,胸脘内热。清化为宜。黄连温胆汤加洋参,枇杷叶。

2.精神分裂症:杨姓,男,43岁,干部。80年4月7日就诊。10年前,因私怨,心怀忧郁致神志异常,悲伤哭泣之症每年发作4月余,用过各种镇静药均未控制发作或缩短发作时间。予黄连温胆汤加菊花、白蒺藜、朱麦冬,前后共服11剂,诸证悉除,以健脾养心之法善后调理。

3.不寐:付某某,女,42岁,干部。1979年5月14日初诊。半月前,因事争吵后夜卧不宁,心烦不安,服药无效。治以清肝豁痰安神,予黄连温胆汤加珍珠母、夜交藤,水煎服。3剂后每晚能睡3-4小时;前方加栀子,10剂后,诸症悉和,睡眠正常。随访3年,未复发。

4.口甘:张某某,女,33岁,打字员。1980年7月24日初诊。口中甜腻,食无味,胃脘灼热嘈杂已月余。诊见:形瘦,面色萎黄,胸脘闷,舌边齿痕,苔黄,脉弦滑。证由痰热浊邪上泛所致。方用黄连温胆汤加蔻仁、佩兰石菖蒲,水煎服。6剂后,口甘减;原方加白术,15剂后诸证皆除。

摘录六因条辨》卷上

猜你喜欢

  • 入圣散

    药方名称入圣散处方鸡内金(炒存性)飞矾青黛各3克蟾酥壁钱(炒存性)各1.5克。功能主治治喉风。用法用量上药为极细末,吹喉。不能开口者,吹鼻内。摘录《疡科选粹》卷三

  • 瓜萎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瓜萎散药方名称瓜萎散处方瓜蒌1个(黄色者,以炭火煅存性,用碗盖定,置地下一宿,出火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作一服。功能主治治五色痢疾,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用温酒调服。摘录《朱氏集验方》

  • 镇逆承气汤

    药方名称镇逆承气汤处方芒消18克赭石60克(研细)生石膏60克(捣细)潞党参15克功能主治治寒温阳明府实,大便燥结,当用承气下之,而呕吐不能受药者。用法用量上药四味,用水800毫升,先煎后三味,汤将成

  • 参连汤

    《万病回春》卷二:参连汤药方名称参连汤处方人参15克黄连30克功能主治主脾胃虚热,下痢噤口不食者。用法用量上锉一剂。水煎,一日内分数次服之。如吐强饮,但得入口下咽即好。加石莲肉9克尤效。外以田螺捣烂掩

  • 流注散

    药方名称流注散处方木香1钱半,雄黄5分,朱砂6分,蝉退7个,全虫7个,金银花子5钱。制法共为末,分3服。功能主治流注。用法用量酒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 加减圣神汤

    药方名称加减圣神汤处方人参1两,生黄耆1两,当归5钱,金银花2两,白芥子3钱,附子1钱。功能主治阴疽。摘录《洞天奥旨》卷五

  • 附子麻黄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附子麻黄汤药方名称附子麻黄汤处方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节)白术干姜甘草(炙)人参等分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治寒湿所中,昏晕缓弱,或腰背强急,口歪,语音混浊,心腹膜胀,气

  • 二神交济丹

    药方名称二神交济丹处方茯神薏苡仁各90克酸枣仁枸杞白术神曲各60克柏子仁芡实生地麦门冬当归人参陈皮白芍白茯苓砂仁各30克制法上药十六味,为末,用熟水1升,调炼蜜120毫升,煮山药120克,为丸,如梧桐

  • 健脾固本药酒

    药方名称健脾固本药酒别名福寿药酒处方当归2斤,川芎8两,白芍4两,酒地4两,党参6两,白术4两,广皮8两,佛手1斤,红花8两,桃仁4两,玄胡4两,吴萸4两,丁香2两,紫蔻2两,良姜4两,檀香2两,香附

  • 柴半汤

    药方名称柴半汤处方柴胡、半夏、甘草、陈皮、黄芩、姜皮、薄荷。功能主治疟疾寒热不清。摘录《引经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