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耆益损汤

黄耆益损汤

世医得效方》卷八: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数。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直指》卷九: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肉桂3分,熟地黄3分,半夏3分(制),甘草(炙)3分,石斛1两(酒炒),当归1两,川芎1两,黄耆1两(炙),白术1两,白芍药1两半,北五味子半两,木香3钱半。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诸虚劳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食前煎服。

有热,加柴胡

摘录《直指》卷九

《得效》卷八:黄耆益损汤

药方名称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黄耆(去芦)、木香白术当归、正桂、茯苓、芍药、半夏川芎、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五味子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拘急,百节酸疼,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冲满上焦,进凉药则膈满而腹痛;及大病后荣卫不调,妇人产后血气未复。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水煎,空心、食前服。

摘录《得效》卷八

猜你喜欢

  • 白果蒸鸡蛋

    药方名称白果蒸鸡蛋处方鲜鸡蛋1个白果2枚制法将鸡蛋的一端开孔,白果去壳,纳入鸡蛋内,用纸粘封小孔,口朝上放碟中,隔水蒸熟即成。功能主治敛肺气,止带浊。适用于妇女白带过多。用法用量每日1次。摘录《民间方

  • 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

    药方名称凉血去湿补阴益气丸处方真茅山苍术2斤,怀生地(酒洗)1斤,甘菊花1斤,车前子(米泔浸)8两,人参8两,牛膝8两,白茯苓8两(人乳拌积粉至1斤)。制法天门冬熬膏为丸。功能主治虚弱。用法用量口服。

  • 良姜方

    药方名称良姜方别名良姜汤处方橘皮1分,良姜1分,桂枝1分,当归1分,麻黄半两,槟榔3个,杏仁20个,甘草1分,生姜1分,大枣10个。功能主治伤寒汗后,咳噫不止,是阴阳气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

  • 调滞汤

    药方名称调滞汤处方黄连、半夏、干姜、茯苓、白术、甘草、白芍。功能主治久痢腹痛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

  • 黄耆十补汤

    《仁斋直指》卷九:黄耆十补汤药方名称黄耆十补汤处方黄耆(蜜炙)当归(酒浸,焙)熟地黄(洗)茯神各15克白芍药30克人参白术酸枣仁(微炒)半夏(制)陈皮北五味子肉桂天台乌药甘草(炙)麦门冬(去心)各30

  • 和气煮散

    药方名称和气煮散处方胡椒1两,绿豆1两,人参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冷热不调。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和气煎”。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集圣汤

    药方名称集圣汤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锉)1两,荜澄茄1分。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脾胃气不足,风冷乘之,与正气交击,心腹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

  • 绛宫汤

    药方名称绛宫汤处方露蜂房3两,血余3两,白茅根5钱。制法上为细末,入生麝香少许。功能主治三焦气滞,腹胁生痛,因服热药,引入下焦,膀胱受热,小便淋沥,脐下胀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温酒调下。淋止不须服

  • 榉皮洗眼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榉皮洗眼方药方名称榉皮洗眼方处方榉皮(去粗皮,切)30克 古钱7枚功能主治治目中飞血赤脉。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225毫升,煎取105毫升,去滓热洗,冷则再暖。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枳实栀子汤

    药方名称枳实栀子汤处方枳实(三钱)栀子(一钱半) 豆豉功能主治治大病瘥后劳复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清浆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如有宿食,加大黄三钱煎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