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鬼哭丹

鬼哭丹

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本事》:鬼哭丹

药方名称鬼哭丹

处方人言1钱(研末),新绿豆1两(为末)。

制法上搅匀,以无根水搜为1丸,如皂荚子大,却将黄丹为衣,阴干;小儿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疟疾不问1日1发、间日1发或3日者,多寒少寒,多热少热,头疼,渴欲饮冷者。

用法用量临发日5更,用桃、柳枝露水送下。

注意忌热物半日。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七引《本事》

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鬼哭丹

药方名称鬼哭丹

别名豉破丸

处方信石1钱(白砒霜者良,不用黑者),寒水石4钱。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取端午日3-5家粽角,极薄切,用建盏盛粽一过,用寒水石铺一过,却信石铺之,此后再用粽角,以前法铺之。如铺尽,仍将粽子盖却;用淡豉、冷水微浸取浓汁,滴于盏内,炼成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疟疾。

用法用量大人只服5丸,5岁后只3丸,周岁以上只1丸,疟疾未发前,五更东流水送下;水(鼻合),盐蒻烧灰,调沸汤,候冷吞下;食(鼻合),茶蒻烧灰,调沸汤,冷吞下,或冷腊茶清吞下;老(鼻合),用半夏5粒,生姜1大块,同擂自然汁吞下,永远不发。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三引《经验良方》

中藏经》卷下:鬼哭丹

药方名称鬼哭丹

处方川乌14个(生),朱砂1两,乳香1分。

制法上为末,以醋1盏,加五灵脂末1两,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腹中诸痛,气血凝滞,饮食未消,阴阳痞隔,寒热相乘,抟而为痛。

用法用量每服7丸,男子温酒送下;女子醋汤送下。

摘录中藏经》卷下

《丹溪心法附余》卷六:鬼哭丹

药方名称鬼哭丹

处方常山1斤(醋浸,春5、夏3、秋7、冬10日),槟榔4两,半夏2两,贝母2两。

制法上为末,用鸡子清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疟,2-3日一发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隔夜、临睡冷酒吞服,次日早再进1服。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六

猜你喜欢

  • 白丸散

    药方名称白丸散处方生硫黄、乳香、生白矾。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肺风酒(虘皮)。用法用量每用手微抓动患处,以药擦之。摘录《得效》卷十

  • 川黄连丸

    《仁斋直指》卷十七:川黄连丸药方名称川黄连丸处方川黄连(净)150克 白天花粉麦门冬(去心)各7.5克制法上药研末,以生地黄汁、牛乳汁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消渴。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粳米饮

  • 老疟丸

    药方名称老疟丸处方常山2两,草果2两。制法上药用酒、醋各1碗,入砂锅内浸一宿,再入青皮、陈皮、半夏、乌梅、三棱、莪术、砂仁、槟榔各1两,同浸半日,煮干,晒,为末,半酒半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得效百部丸

    药方名称得效百部丸处方百部(焙)7钱半,麻黄7钱半(为末),杏仁49粒(去皮尖,炒,别研为末)。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咳嗽。用法用量熟水化下。若肺受风邪不散,喘急,目能认人

  • 大八风汤

    药方名称大八风汤处方当归1两半,升麻1两半,五味子1两半,乌头1两,黄芩1两,芍药1两,远志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芎?1两,麻黄1两,秦艽1两,石斛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石膏1两,黄耆1两,紫

  • 土槐饮

    药方名称土槐饮处方土茯苓30克,生槐花30克,甘草9克。功能主治除湿、清热、解毒。主湿热之邪,客于皮肤。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可泡水代茶饮。摘录赵炳南方

  • 黑金散

    《博济》卷三:黑金散药方名称黑金散处方麻(米凡)2斤(细杵,不用罗),地黄3斤(拣择匀停好者,然后晒干),皂角6挺(不蛀、肥好者,每挺截作3段),青盐3两(杵碎,不用罗),东引桃枝15截(如大指大长1

  • 三黄补血汤

    药方名称三黄补血汤处方牡丹皮黄耆升麻各3克当归柴胡各4.5克 熟地黄川芎各6克 生地黄9克白芍药15克制法上药嚼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补气养血。治亡血血虚。面赤善惊,六脉俱大,按之空虚者。用法用量每服

  • 保婴济痘神丹

    药方名称保婴济痘神丹处方白豆3两,赤豆3两,绿豆3两(俱连壳,甘草煎汁浸1宿,晒、研),蝉蜕(去头足,净水飞)2两,银花2两,元参2两,生地2两,荆芥穗3两,生耆3两,人中黄1两5钱,归身1两。制法上

  • 化滞香薷饮

    药方名称化滞香薷饮处方香薷、黄连、白扁豆、厚朴、猪苓、泽泻、白术、白茯苓、白芍药。功能主治感暑下痢鲜血。用法用量上锉。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