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高良姜丸

高良姜丸

《圣惠》卷四十五:高良姜丸

药方名称高良姜丸

处方高良姜3分(锉),桂心半两,当归3分(锉碎,微炒),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威灵仙3分,槟榔3分,牵牛子2两(微炒),羌活3分,萝卜子2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心腹胀满,两膝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杨氏家藏方》卷六:高良姜丸

药方名称高良姜丸

处方高良姜2两,干姜(炮)1两,肉桂(去粗皮)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术1两,甘草(炒)1两,丁香1分,荜澄茄1分,肉豆蔻7枚(面裹煨),缩砂仁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中脘停寒,心腹作痛,泄泻不止,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以生姜汤化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本草纲目》卷十四:高良姜丸

药方名称高良姜丸

处方高良姜4两(切片,分作4分:1两用陈廪米半合炒黄,去米;1两用陈壁土半两炒黄,去土;1两用巴豆34个炒黄,去豆;1两用斑蝥34个炒黄,去蝥),吴茱萸1两(酒浸1宿,同姜再炒)。

制法上为末,以浸茱酒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脾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以姜汤送下。

摘录本草纲目》卷十四

《圣惠》卷十三:高良姜丸

药方名称高良姜丸

处方白术1两半,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1两(去芦头),高良姜1两(锉),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京三棱1两(微煨,锉),红豆蔻半两(去皮),干姜半两(炮裂,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后宿食不消,脾胃积冷,多吐酸水,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姜、枣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三

猜你喜欢

  • 陈漆丸

    药方名称陈漆丸处方陈漆2升(以绵绞去滓),大黄6两(为末),薏苡仁5两(为末),无灰酒5升,蔓菁子3升(为末)。制法上先以清酒和蔓菁子末煎,不住手搅至半日许,滤去滓后,用银石器盛,重汤煮之,以竹篦子不

  • 加味玉露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露散处方桂枝1钱半,石膏1两,猪苓4钱,泽泻4钱,藿香3钱,朱砂2钱,琥珀2钱,甘草2钱,滑石8钱,白术6钱,云苓6钱,寒水石6钱。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和胃止呕,利湿止泻。主胃肠诸热

  • 健脾化食散气汤

    药方名称健脾化食散气汤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川芎1钱,黑姜4分,人参2钱,陈皮3钱。功能主治补气血,调肝顺气,健脾消导。主妇人受气伤食,无块痛者。用法用量伤面食,加神曲、麦芽;伤肉食,加山楂、砂仁;

  • 蚕纸丸

    药方名称蚕纸丸处方晚蚕蛾、蝉蜕、菊花、羌活、谷精草、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左右目互相赤红。用法用量每服30丸,茶送下。摘录《异授眼科》

  • 惊毒掩

    《准绳·幼科》卷三:惊毒掩药方名称惊毒掩处方葱根7个,木鳖子7个,白芷3个,巴豆14个,黄丹2两,香油4两。制法上先用油入前4味,武火熬,用柳木篦搅,以白芷焦黑为度,用绵滤去滓,再入铫,用文火熬,却入

  • 黑光汤

    药方名称黑光汤处方千里光1大把,苍术苗1中把,朝东墙头草1小把。制法上药同水入罐内,绢帛包裹,勿令泄气,煮百沸。功能主治鹅掌风。用法用量先用麝香擦患处,后以药熏之。2-3次即愈。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

  • 马齿散

    药方名称马齿散处方马齿菜1两(干者),木香1分,印成盐1分,丹砂1分(细研)。制法上为细散,都研令匀。功能主治甲疽。用法用量日3-4度敷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六十五,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 归芍柴胡汤

    《症因脉治》卷一:归芍柴胡汤药方名称归芍柴胡汤处方当归3钱,白芍药3钱,柴胡3钱,黄芩5钱,广皮2钱,甘草5钱。功能主治肝经血虚,发热。摘录《症因脉治》卷一《伤寒大白》卷三:归芍柴胡汤药方名称归芍柴胡

  • 荆花化斑汤

    药方名称荆花化斑汤处方紫荆花1两,茅草根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痘发斑。用法用量每服1钱,甘草汤送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 二母宁嗽汤

    药方名称二母宁嗽汤处方知母(去毛)1.5克 贝母(去心)4.5克黄芩3.6克 山栀仁3.6克石膏6克 桑白皮3克茯苓3克瓜蒌仁3克陈皮3克枳实2.1克五味子10粒 生甘草0.9克制法上药锉为一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