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防葵丸

防葵丸

《圣惠》卷二十八: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柴胡1两(去苗),木香3分,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桂心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当归半两,京三棱1两(炮,锉),赤芍药半两,槟榔1两,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积聚,胁下妨满,腹胀不能食,及腹中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注意忌苋案、生冷、湿面。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4分,当归4分,旋覆花4分,橘皮4分,诃黎勒皮4分,吴茱萸4分,桂心4分,桔梗4分,杏仁60个(炒),大附子1个(炮),大黄12分,鳖甲6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小痃癖,不食,羸瘦。

用法用量本方去桔梗,加枳壳四分,名“当归防葵丸”(见《普济方》)。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二引《婴孺方》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3分(锉碎),柴胡3分(去苗),赤茯苓(去黑皮)3分,桂半两(去粗皮),木香半两,鳖甲1两半(去裙襕,醋蘸慢火炙令黄色),槟榔(锉)1两半,桔梗1两(炒),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尖,别研如膏),大黄(锉碎,微炒)1两1分,当归半两(切,焙),京三棱半两(炮,锉),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药除研外,为末,入郁李仁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症癖气块,胁肋满,腹胀不能饮食,腹痛。

用法用量方中赤茯苓,原书卷七十三作赤芍药。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圣惠》卷九十二: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牡丹1两,桂心1两,黄柏1两(锉),滑石1两,豉半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阴偏大,卵核坚硬。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早晨、晚后各1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

《圣惠》卷八十八: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桔梗半两(去芦头),桂心半两,诃黎勒皮半两,附子1分(炮裂,去皮脐),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吴茱萸1分(汤浸7遍,焙干,微炒),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20枚(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痃气,不能下食,肌体瘦。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晚后再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八: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人参半两,诃黎勒皮半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桑菌半两,郁李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微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癖气,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温酒送下,日2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八: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半两,肉豆蔻1分(去壳),木香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京三棱半两(微煨,锉),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麝香1分(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症。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5丸,以粥饮送下,日2-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五: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半两(末),牛黄半分,巴豆20枚(取霜),滑石半两,腻粉1分,蛇蜕皮1条(烧灰),朱砂1分,麝香半分。

制法上为细末,以糯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痫,心胸痰滞,大小便常多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2丸,以粥饮送下。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七十二: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没药半两,干漆半两(捣碎,炒令烟出),硇砂半两(细研),水蛭1分(炒令微黄),狗胆1枚(干者),姜黄半两,芫花1分(醋拌,炒令干)。

制法上为末,用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通,结为症块,时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方中硇砂,《普济方》作硼砂

摘录《圣惠》卷七十二

《圣惠》卷四十九: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3分,芎?半两,赤茯苓3分,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川大黄2两(锉,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细辛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京三棱3分(微煨,锉)。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癖气。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九

方出《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一: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8分,当归8分,枳实8分(炙),厚朴8分(炙),楮实8分,人参8分,黄耆8分,茯神8分,白术8分,诃黎勒皮8分,郁李仁6分(去皮),柴胡6分,大麻仁6分,芍药6分,橘皮6分,防风6分,紫菀6分(洗去土),薏苡仁6分,鳖甲12分(炙),三棱根12分,桂心7分,仙鼠2枚(如无,以粪2合代),大附子2枚(炮),干姜(末)2分,甘草10分(炙),干地黄10分,大黄10分,五味子4分,槟榔4颗,牛膝2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冷癖痃癖气,不下食,羸瘦,时时肋下痛。

用法用量大小增减,以意量之,须饮服之,良。

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三九一

《圣惠》卷四十八: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半两,芫花半两(醋拌,炒令干),干姜半两(炮裂,锉),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硼砂1两(不夹石者,细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研人硼砂令匀,以米醋1升,煎令稠,下诺药末,慢火熬,入少蒸饼,和溶可丸,即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积聚气成块。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圣惠》卷三十一:防葵丸

药方名称防葵丸

处方防葵1两,鳖甲2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京三棱1两(炮,锉),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骨蒸痃癖。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煎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猜你喜欢

  • 蠲痛无忧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八:蠲痛无忧散药方名称蠲痛无忧散处方番木鳖(香油煠浮)当归(酒洗)甘草(生)各60克麻黄90克穿山甲(陈土炒)川乌(黑豆酒煮,去皮、尖)草乌(姜汁煮)苍术(米泔水浸,炒)半夏(制)各

  • 立除冷哮散

    药方名称立除冷哮散处方胡椒49粒。制法入活癞虾蟆腹中,盐泥裹,煅存性。功能主治散寒定哮。主冷哮痰喘,遇冷即发者。用法用量分5-7服,用小青龙汤送下。注意若有伏热者忌用。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槐荚煎丸

    药方名称槐荚煎丸处方槐荚1斤(净洗,并子烂研,入水半升同研捩取汁),白蜜2两(与槐荚汁同熬成膏),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麸炒,研入)3分,皂荚子

  • 应痛丸

    药方名称应痛丸处方破故纸骨碎补(去毛)苍术(生用)草乌各250克穿山甲(去膜,桑柴灰炒,起泡为度,砂炒亦可)舶上茴香(炒)各180克制法草乌用生姜500克捣烂淹两宿,焙干,与众药共为末,酒煮面糊为丸,

  • 钓肠圆

    药方名称钓肠圆处方瓜蒌二枚(烧存性),?皮两个(碎.罐内烧存性),鸡冠花(微炒)五两,胡桃(取仁一十五个.不油者.入罐内烧存性),白矾(枯)、绿矾(枯)、白附子(生用)、天南星(生用)、枳壳(去瓤.麸

  • 养金汤

    药方名称养金汤处方生地阿胶杏仁知母沙参麦冬桑皮 白蜜功能主治润肺清火。治水涸火炎,肺金受克,咽喉燥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

  • 黄胖药

    药方名称黄胖药处方红枣4两,皂矾2两,锅焦3两,荷叶2面,发面12两。制法灰面炒黄,红枣煮熟,去皮核,取肉,锅焦煮烂,皂矾,荷叶煎汁捣丸。功能主治黄胖,其证必吐黄水,毛发皆直,或好食生米、茶叶、土、炭

  • 鹿胶汤

    药方名称鹿胶汤处方当归1两,芎?1两,苎根1两,鹿角胶2两,艾叶2两。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痛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加葱白2个,银半两,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热服。摘录

  • 调元渗湿汤

    药方名称调元渗湿汤处方羌活8分,白术8分,防风8分,独活8分,升麻4分,苍术1钱,猪苓1钱,柴胡1钱,茯苓1钱,泽泻6分,干葛6分,甘草6分,人参6分,黄柏6分,神曲6分。功能主治肾疸。目与浑身金色,

  • 人参实卫汤

    药方名称人参实卫汤处方黄耆(蜜、酒炙)人参甘草(炙)白术芍药。功能主治治疟疾,自汗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初发,加桂枝;久疟,加乌梅。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