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钩藤饮子

钩藤饮子

《灵验良方汇编》卷三: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处方钩藤钩1钱,防风1钱,独活1钱,天麻1钱,天竺黄1钱,羌活1钱,川芎1钱,升麻5分,甘草(炙)5分,龙胆草5分,麻黄5分,蝉退5个(去头足)。

功能主治一切惊风潮搐,目视昏迷。

用法用量生姜2片,大枣1枚,水煎服。

摘录《灵验良方汇编》卷三

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张涣方: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处方钩藤半两,蝉壳半两,黄连(拣净)1两,甘草(微炙)1两,川大黄(微炮)1两,天竺黄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诸痫啼叫。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水8分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煎至4分,去滓温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张涣方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别名钩藤饮、钩藤散、钩藤钩饮

处方钩藤3分,蝉壳半两,防风(去芦头,切)半两,人参(去芦头,切)半两,麻黄(去节,秤)半两,白僵蚕(炒黄)半两,天麻半两,蝎尾(去毒,炒)半两,甘草(炙)1分,川芎1分,麝香1分(别研入)。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吐利,脾胃虚风慢惊。

用法用量钩藤饮(《普济方》卷三七一引《全婴方》)、钩藤散(《婴童百问》卷三)、钩藤钩饮(《兰台轨范》卷八)。本方方名,《幼幼新书》引作“钓藤饮”,《准绳·幼科》引作“钓藤饮子”。

寒多,加附子末半钱。

摘录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圣惠》卷七十六:钩藤饮子

药方名称钩藤饮子

处方钩藤半两,蚱蝉1枚(去翅足,微炙),人参1分(去芦头),子芩1分,川大黄1分,牛黄1小豆(研入)。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小儿发热,时时戴目,口中吐沫。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4分,加竹沥半合,更煎微沸,下牛黄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以微利1两度为妙。

注意乳母忌蒜、面、炙煿物。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猜你喜欢

  • 四炒固真丹

    药方名称四炒固真丹处方苍术500克制法上药分作四份。一份用茴香、青盐各30克炒;一份用川乌、川楝各30克炒;一份用川椒、故纸各30克炒;一份用酒、醋炒,俱以术黄为度,去各炒药,为末,煮药酒、醋打糊丸,

  • 加味益母丸

    《医学正印》卷下:加味益母丸药方名称加味益母丸处方益母草8两,川芎2两,白芍2两,当归2两,熟地2两,广木香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调经种子。主用法用量每服50丸,好酒或童便送

  • 巴豆涂敷方

    药方名称巴豆涂敷方处方巴豆1分(去心皮,出油尽用),肥枣10个(去核皮)。制法上为细末,以水1升,煮稀稠如膏,于布中绞取汁。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1日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千金保胎丸

    药方名称千金保胎丸处方当归(酒洗)60克川芎30克 熟地(姜汁炒)120克阿胶(蛤粉炒)60克艾叶(醋煮)砂仁(炒)15克 条芩(炒)60克 益母草60克杜仲(去粗皮,姜汁酒炒)120克白术(土炒)1

  • 还源汤

    药方名称还源汤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炒黑荆芥3钱,地骨皮5钱,麦冬3钱,天门冬2钱,甘草3分,贝母3分,桔梗5分。功能主治肾中之火冲入咽喉,而火不得下归于命门,火沸为痰而上升,而心火又欺肺金之弱,

  • 抽刀一字散

    药方名称抽刀一字散处方生乌头(去皮,盐水浸1月,取出切片,又以生姜汁浸1宿,炒干;如急用,只炮,去皮尖,不必浸也)半钱,细辛半钱,蝉蜕半钱,川芎半钱(1处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偏正头痛。用法用量

  • 消斑散

    药方名称消斑散处方白附子花蕊石川椒 南星五倍子牙皂 山茨菇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祛风燥湿,化瘀消斑。治面上一切斑驳。用法用量姜汁调,临卧涂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白沙草灵丹

    药方名称白沙草灵丹别名万安丹处方当归2两,生地2两,熟地2两,麦门冬(去心)2两,天冬2两,赤何首乌2两,肉苁蓉2两,白芍2两,大茴香(炒黄色)2两,白茯苓2两,枸杞子2两,山药2两,远志(去心)2两

  • 加味四物六君汤

    药方名称加味四物六君汤别名加味四物六君子汤处方厚朴(姜汁炒)5分,桔梗4分,白术(去芦)4分,砂仁3分,红花3分,黄连3分,玄胡3分,陈皮4分,甘草2分,当归(酒洗)5分,香附5分,枳实(麸炒)4分,

  • 巴橘散

    药方名称巴橘散处方青橘皮1枚(切开,去瓤),巴豆1粒。制法将巴豆入青橘皮内,用麻扎定,火上烧存性,研末。功能主治寒痰气喘。用法用量姜汁和酒1钟呷服。到口便止。摘录《仙拈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