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赤芍药汤

赤芍药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处方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1两,大黄半两(锉,炒),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脾瘅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处方赤芍药1两,槟榔1枚(面裹煨熟,去面)。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小便涩少,疼痛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明医指掌》卷八。为《活法机要》“赤芍药散”之异名: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摘录明医指掌》卷八。为《活法机要》“赤芍药散”之异名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处方赤芍药2两,牡丹皮2两,丹参2两,生干地黄(炒)2两,牛膝1两半(酒浸,切,焙),土瓜根1两半,当归1两半(切,焙),桂1两半(去粗皮),黄芩(去黑心)1两半,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40枚。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调,或多或少,或先或后,腰脚疼痛,手心烦热,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下朴消半钱匕,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处方赤芍药1两半,黄耆1两半(锉),熟干地黄1两半(焙),防风1两半,五味子1两半,桔梗1两(炒),白茯苓1两(去黑皮),羚羊角(镑)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水不调,胸膈气闷,脐腹疼痛,头眩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腹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济生》卷二: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处方赤芍药2两,半夏(汤泡7次)1两半,橘红1两。

制法上(口父)咀。

功能主治血呕。瘀血蓄胃,心下满,食入即呕血。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济生》卷二

圣济总录》卷五十六:赤芍药汤

药方名称赤芍药汤

处方赤芍药(锉,炒)2两,桔梗(炒)1两半,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中恶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猜你喜欢

  • 济生消毒饮

    药方名称济生消毒饮处方郁金、巴豆、雄黄、黄蜡。制法上为丸。功能主治时行咽痛。用法用量每服7丸。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八

  • 归芍调血汤

    药方名称归芍调血汤别名归芍活血散处方当归(酒焙)5钱,酒赤芍3钱,酒白芍5钱,川芎5钱,紫草5钱,红花5钱,木香2钱,血竭2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麻色淡白。用法用量每5岁者服1钱,10岁以上者服2钱

  • 益肝汤

    药方名称益肝汤处方党参12克,炒白术10克,炒苍术10克,藿香10克,茵陈15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香附10克,佛手10克,山楂15克,泽兰15克,生牡蛎15克,王不留行12克。功能主治健脾疏肝

  • 百顺膏

    药方名称百顺膏处方大虾蟆2只(即老蟾酥,多者佳),木芙蓉叶3两(重阳采用,或根皮,或花,俱妙)。制法上药用麻油1斤,照常熬枯,滤去滓,将油称准,凡药油2两入炒过铅粉1两,如数派算,以桑枝搅匀,熬至滴水

  • 鲮鲤甲汤

    药方名称鲮鲤甲汤别名鲮鲤汤、鲮鲤甲酒处方鲮鲤甲10片,鳖甲(炙)1两,乌贼骨(去甲)1两,常山3两,附子1枚(炮)。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山瘴疟。南方山岭溪源瘴气毒作,寒热发作无时,萎黄肿满,四肢痹弱。用

  • 空青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二五四:空青散药方名称空青散处方空青1两(研细),麝香1分(研细),朱砂1两(研细,水飞过),雄黄半两(研细)。制法上药相和令匀。功能主治中恶,客忤垂死。用法用量

  • 光明拨云锭子

    药方名称光明拨云锭子处方炉甘石500克(煅过。以黄连250克,用水400毫升,煎五七沸,淬七次,取净末60克)硼砂30克冰片珍珠乳香没药各3克 乌贼骨6克麝香0.6克血竭9克黄连250克龙胆草当归芍药

  • 健脾人参丸

    药方名称健脾人参丸处方钟乳粉2两,人参3分,石斛3分,大麦糱5钱,干生姜5钱,陈橘皮5钱。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脾胃久虚,饮食全减。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摘录《普

  • 定魂散

    药方名称定魂散处方天水散2两3钱,真轻粉2钱。制法上药研匀。功能主治去痰。主小儿惊后成痫。用法用量申酉时煎淡姜汤服。摘录《幼科发挥》卷二

  • 三和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和散药方名称三和散处方羌活(去芦)、紫苏(茎叶.去粗梗)、沉香、宣州木瓜(薄切.焙干)、大腹皮(炙焦黄),各一两。川芎、甘草(炒)、陈皮(去白)、木香、槟榔(面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