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调经益母丸

调经益母丸

《成方便读》卷四: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8两,归身3两,香附2两,川芎2两,延胡索2两,蒲黄1两,炮姜5分。

功能主治妇人血气虚寒,或经行前后凝滞作痛;及产后因虚恶露不行。

各家论述方中以熟地大补阴血为君;归身养血和血为臣;而佐之以川芎活血理气,使之补而不滞;香附、延胡行其气;蒲黄去其瘀;炮姜之温,以助药力,则虚者得补,而滞者可行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履霜集》: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母草8两(砂锅焙干),香附末2两(7制),人参2两,嫩黄耆3两(密水炒),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3两(去黑皮,乳拌蒸透),粉甘草3两(去皮,蜜水炒),陈皮3两,熟地3两,当归身3两,川芎2两,炒白芍2两,远志2两(去骨,水煮片时),酸枣仁3两(炒透),莲肉2两(去心烫)。

制法上为末,用龙眼肉6两,好黄酒制烂,杵羔和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干收用。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病轻者,日用1丸研末,或热黄酒下,或蜜汤下;有痰者,姜汤下;病甚者,朝、夕各1丸,以愈为度。或丸如绿豆大,每服3钱亦可。

摘录《履霜集》

《中药成方配本》(苏州):调经益母丸

药方名称调经益母丸

处方熟地4两,当归3两,炒白芍2两,川芎1两,制香附2两,桃仁1两,延胡索1两,炒蒲黄1两,干姜1两,益母膏8两。

制法将熟地捣烂,与诸药打和晒干,共研细末,用益母膏化水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17两。

功能主治行血通经。主月经愆期,量少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开水吞服,每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苏州)

猜你喜欢

  • 救疹散毒汤

    药方名称救疹散毒汤处方玄参3钱,甘草5分,黄芩1钱,茯苓3钱,白果10个,白蔹1钱,青蒿3钱,麦冬3钱,陈皮3分,荆芥5分,生地3钱,干葛1钱。功能主治小儿疹后牙根溃烂,肉腐出血,臭秽冲鼻。用法用量水

  • 护命丹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护命丹药方名称护命丹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斤(淘净,炒黄)。制法以绢袋盛,浸酒中七日七夜,取药炒干,为末,用浸药酒作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阴

  • 缩泉丸

    药方名称缩泉丸处方乌药川椒(去目并合口者,出汗)吴茱萸(九蒸九晒)益智(炒)各等分制法上药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临卧盐汤下。摘录《魏氏家藏方》

  • 省味金花丸

    药方名称省味金花丸处方川黄柏60克黄芩知母桔梗连翘各30克地骨皮薄荷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肺经实热,目中眵泪甚多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桑白皮汤或薄荷汤送下。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化铁膏

    药方名称化铁膏处方肥皂4两(熬膏),生姜4两,葱半斤,蒜半斤,皮消半升(化水),大黄末4两(入膏再熬)。功能主治积聚。用法用量《医级》本方用法:先将肥皂熬膏,入消水再熬,次入葱、蒜、生姜,熬至三炷香,

  • 橘半胃苓汤

    药方名称橘半胃苓汤处方橘红1钱,半夏(姜制)1钱,苍术(米泔浸,炒)2钱,白术(炒)2钱,厚朴(姜制)2钱,甘草(炙)2钱,茯苓2钱,人参2钱,泽泻2钱,茅根2钱,姜汁数匙。功能主治痈疽呕吐,不下食,

  • 分理汤

    药方名称分理汤处方柴胡、升麻、葛根、羌活、防风、知母、石膏、黄芩、猪苓、川山甲、甘草。功能主治升阳达表,引阴下降,分理阴阳。主疟疾阴阳错杂。摘录《医碥》卷六

  • 黄连败毒散

    《痘疹会通》卷四:黄连败毒散药方名称黄连败毒散处方栀子(炒)、连翘、当归、川芎、黄芩、生地、防风、荆芥、牛蒡子、北柴胡、甘草、赤芍。功能主治痘疹收靥发热痈毒。摘录《痘疹会通》卷四《异授眼科》:黄连败毒

  • 参柏丸

    药方名称参柏丸处方苦参、黄柏各等分。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功能主治肠风下血。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酒吞下。摘录《赤水玄珠》卷九

  • 冠心灵

    药方名称冠心灵处方红花、川芎、栝楼、细辛、荜茇。功能主治冠心病心绞痛。摘录《古今名方》引北京冠心病防治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