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经验止痛丸

经验止痛丸

药方名称经验止痛丸

处方乌梅(肉)3两,巴豆霜1两2钱,胡椒8钱,木香5两,丁香5两,青皮(炒)5两,橘皮5两,莱菔子(炒)5两。

制法上为细末,过罗,用白面打糊为小丸,如黄豆大。

功能主治顺气散寒,化滞止痛。主宿食积聚,寒滞不化,胃脘疼痛,胸满腹胀。

用法用量每16两用朱砂8钱为衣。每服3丸,温开水送下。

注意气虚勿服,孕妇忌服。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洞庭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洞庭汤药方名称洞庭汤处方橘子500克(和皮称)甘草生姜盐各120克制法上药四味,一处捣烂,作饼子,火上焙干,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温中和胃。主过食生冷,脾胃气滞,胸脘痞闷,

  • 干嗽补肺膏

    药方名称干嗽补肺膏处方生地1千克杏仁60克生姜白蜜各120克功能主治治肺中津液不足,干嗽。用法用量上药捣为泥,饭上蒸五七度,每于五更挑3匙咽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 麻黄紫草汤

    药方名称麻黄紫草汤处方麻黄(去节)1分,人参1分,杏仁7枚(去皮尖)。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疮子不出。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2盏,用紫草5寸,同煎至1盏,去滓,分为3-4服,每日2次。注意服本方时,不

  • 补肺膏

    药方名称补肺膏处方鳖甲全个(先熬去滓),党参2两,元参2两,黄耆2两,紫菀2两,天冬2两,麦冬2两,熟地2两,生地2两,地骨皮2两,山药2两,贝母2两,知母2两,百合2两,柏子仁1两,黄柏1两,白芍1

  • 清胃汤

    《症因脉治》卷二:清胃汤药方名称清胃汤处方升麻黄连生地 山栀甘草干葛石膏犀角功能主治治脾胃积热,鼻中出血,右关脉数。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症因脉治》卷二《审视瑶函》卷四:清胃汤药方名称清胃汤处方山栀仁

  • 附桂散

    药方名称附桂散别名附子散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伤寒时气。用法用量附子散(《普济方》卷一四○)。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 代刀丸

    药方名称代刀丸处方白丁香3克蓖麻仁3克 生白砒0.9克制法共研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主一切肿毒,内脓已成。用法用量惧开刀者,用1粒放患顶,外以膏封之,次日即能破头。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 和气治中汤

    药方名称和气治中汤处方人参半两(去芦头),藿香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干姜1分(炮裂,锉),白茯苓1分,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伤寒4日,太阳初受病,服恒

  • 茯苓半夏丸

    药方名称茯苓半夏丸处方牵牛子4两,青橘皮1两,紫苏子1两,半夏1两,五灵脂1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川芎1两,郁李仁1两。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搜风行气。主用法用量本方名茯苓

  • 分心气饮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分心气饮药方名称分心气饮处方木香(不见火)、桑白皮(炒),各半两。丁香皮一两,大腹子(炮)、桔梗(去芦.炒)、麦门冬(去心)、草果仁、大腹皮(炙)、厚朴(去粗皮.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