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百花丸

百花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冬花3两,五味子(炙)3两,紫菀3两,花粉3两,丹皮3两,桔梗3两,橘皮3两,麦冬3两,前胡3两,百合3两,玄参(去芦)3两,沙参3两,薄荷3两,蒲黄(炒)3两,杏仁(去皮,炒)3两,柿霜3两,川贝3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5分。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宁嗽止喘。主肺热虚火,咳嗽痰喘,口干声哑,痰中带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济生》卷二: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款冬花百合(蒸、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七情内伤,酒色无节,虚火妄动,午后潮热,咳嗽喘急,痰中带血,津少声哑,诸虚百损。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百花膏,与剂型不符,据《症因脉治》改。改为膏剂,名“润肺百花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手太阴药也。款冬泻热下气,清血除痰;百合润肺宁心、补中益气,并为理嗽要药。

摘录《济生》卷二

《医部全录》卷二二一:百花丸

药方名称百花丸

处方防风1两半,人参1两半,苁蓉1两半,干地黄1两半,羚羊角1两半,麦冬1两半,天门冬1两半,芍药20铢,独活20铢,干姜20铢,白术20铢,丹参20铢,山茱萸20铢,甘草20铢,茯神20铢,升麻20铢,黄耆20铢,菊花20铢,地骨皮20铢,石斛20铢,牛膝20铢,五加皮20铢,薯蓣20铢,秦艽1两,芎?1两,桂心1两,防己1两,生姜1两,黄芩1两,附子18铢,石膏3两,寒水石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风后虚热翕翕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蜜汤送下,日3次。稍加至30丸。

注意忌油、面、蒜、生冷、酢滑,及猪、羊、鸡、鱼等肉。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二一

猜你喜欢

  • 加味小柴胡汤

    《顾氏医径》卷四:加味小柴胡汤药方名称加味小柴胡汤处方半夏、条芩、茯苓、甘草、木香、川连、白芍、生姜、大枣。功能主治产后疟痢兼作,因胎前湿热未化,致产后下陷脾经,寒热滞下不已者。摘录《顾氏医径》卷四《

  • 护胎方

    药方名称护胎方处方伏龙肝。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护胎,令子不落。主妊娠感时气,身大热。用法用量水调涂脐下2寸,干则易。愈即止。又取井中泥涂心下,干则易。各家论述《普济本事方释义》:伏龙肝气味辛咸微温,入

  • 金莲酒

    药方名称金莲酒处方黄连5钱。功能主治大便下血如流水不止。用法用量金华酒煎服。摘录《良方合璧》卷上

  • 决经汤

    药方名称决经汤处方陈皮5分,白茯苓5分,枳壳(麸炒)5分,川芎5分,赤芍5分,苏叶5分,槟榔5分,桔梗5分,白术(蜜炙)5分,半夏(制)5分,当归7分,香附(制)7分,厚朴(姜制)7分,甘草3分,红花

  • 安儿至宝汤

    药方名称安儿至宝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茯苓3钱,巴戟天3钱,附子1钱,麦芽1钱,枳壳3分,槟榔3钱,车前子2钱,白豆蔻3钱,扁豆2钱,萝卜子1钱。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上吐下泻,眼目上视,死亡顷刻

  • 没食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没食子丸药方名称没食子丸处方没食子地榆各15克黄柏(锉,蜜炒)60克黄连(锉,炒)45克 酸石榴皮30克制法上药捣碎,罗为细末,以醋煮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肠虚受

  • 正骨紫金丹

    药方名称正骨紫金丹别名正骨紫金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处方丁香木香瓜儿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各30克当归头 莲肉 白茯苓白芍各60克 丹皮15克甘草9克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行气活

  • 桂枝羌活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羌活汤药方名称桂枝羌活汤处方桂枝羌活防风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疟疾。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

  • 阴阳二气丹

    药方名称阴阳二气丹处方天门冬(捣膏)麦门冬(捣膏)五味子(研,炒),黄柏人中白(小儿溺者,生用,研)玄参(汤泡,去粗皮,捣膏)各30克青黛(色娇嫩者)甘草枯矾 辰砂(为衣)泽泻各9克冰片3克制法各药为

  • 归活温经汤

    药方名称归活温经汤处方当归、羌活、独活、防风、川芎、丹参、青皮、香附、乌药、川断。功能主治补血温经,兼祛外邪。主妇人经行,遍体作痛,下血多,筋失其养,痛如行痹。各家论述是方羌活、独活、防风、川芎散风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