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甘菊花丸

甘菊花丸

圣济总录》卷一○四: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处方菊花1两,决明子1两,车前子1两,丹参1两,防风(去叉)1两,玄参1两,蕤仁(去皮)1两,升麻黄连(去须)1两,黄芩(去黑心)1两,大黄(锉,炒)1两,葳蕤1两,细辛(去苗叶)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冲目,虚热赤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惠》卷二十二: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处方甘菊花3分,人参3分(去芦头),当归3分,防风半两(去芦头),秦艽半两(去苗),山茱萸半两,白鲜皮半两,黄耆半两(锉),汉防己半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白蒺藜半两(微炒,去刺),生干地黄半两,独活半两,薯蓣半两,芎藭半两,细辛半两,苍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头面风,皮肤痹痒,肢节疼痛,头目不利,项强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三十二: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处方甘菊花1两,决明子1两半,车前子2两,防风2两(去芦头),蕤仁1两半(汤浸,去赤皮),黄连2两(去须),川升麻1两,子芩1两,川大黄3两(锉碎,微炒),玄参1两,葳蕤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风毒攻眼,涩痒肿疼,久赤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卫生家宝》:甘菊花丸

药方名称甘菊花丸

别名甘菊

处方甘菊花2两(去土),枸杞4两,熟地黄3两,干山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暖水脏,活血驻颜,壮筋骨。主男子肾脏虚弱,眼目昏暗,或见黑花。

用法用量甘菊丸(《赤水玄珠》卷三引《宝鉴》)。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一引《卫生家宝》

猜你喜欢

  • 鸡子丸

    药方名称鸡子丸处方鸡子白3枚,干漆4两(熬),蜡3两,粳米粉半斤(1本无干漆)。制法上四味纯铜器中,于微火上煎,搅令调,纳粉令凝可丸,置土上温,乃纳鸡子,搅令相得,又煎令可丸。功能主治长虫。用法用量宿

  • 麻桂各半汤

    《会约》卷四:麻桂各半汤药方名称麻桂各半汤处方麻黄7-8分,桂枝1钱,白芍1钱,甘草1钱,杏仁21粒(去皮尖)。功能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摘录《会约》卷

  • 鬼箭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鬼箭汤药方名称鬼箭汤处方鬼箭、白蔹、白术(一作白蒺藜)、矾石(熬令汁枯)、甘草(炙),各一两。防风(去叉),二两。功能主治治风疹,累医不效。用法用量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粟米粉

  • 加减三黄二香散

    药方名称加减三黄二香散处方锦纹大黄5钱,生蒲黄4钱,川黄柏3钱(共生研细末),再入原麝香3分,上梅片3分。制法上和匀为末。功能主治消散。主疫喉初起,项外漫肿。用法用量用茶清调敷;或用白蜜融化敷之亦可。

  • 枳实导滞汤

    药方名称枳实导滞汤处方枳实6克 生绵纹4.5克(酒洗)净楂肉9克 尖槟榔4.5克 川朴4.5克 川连1.8克 六和曲9克 连乔4.5克紫草9克 细木通2.4克 生甘草1.5克功能主治下滞通便。治温病热

  • 牡丹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丹散药方名称牡丹散处方干漆(炒)、苏木、鬼箭、蓬莪,各一分;甘草(半盐汤炙.半生)、当归、桂心、牡丹皮、芍药、陈皮(去白)、红花、延胡索(炒)、没药(别研令细)、

  • 二豆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二豆散药方名称二豆散处方赤小豆(不去皮)豆豉天南星(去皮、脐)白蔹各3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主婴儿脐突,脐忽肿赤者。用法用量用芭蕉汁1.5毫升,调敷肚脐四旁,每日2次。摘录《

  • 二香汤

    药方名称二香汤处方藿香正气散加香薷、扁豆。功能主治中暑,呕吐,头痛,泻利,胸满或腹痛。摘录《伤寒全生集》卷四

  • 二宜汤

    药方名称二宜汤处方桂心四斤四两,干姜(砂炒)四斤,甘草(用砂炒)三十斤,杏仁(去皮.尖.砂炒.别研)四斤四两。炮制上为末。功能主治治冒暑引饮,冷热不调,泄泻多渴,心腹烦闷,痢下赤白,腹痛后重。用法用量

  • 甘桔玄参汤

    药方名称甘桔玄参汤处方甘草、桔梗、玄参、黄芩、贝母、天花粉、枳壳、生地各等分。功能主治鼻渊。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启蒙》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