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消肿汤

消肿汤

兰室秘藏》卷下: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别名消毒汤(《普济方》卷二七二)。

处方黍粘子(炒)黄连各1.5克当归甘草各3克瓜蒌黄耆各4.5克 生黄芩柴胡各6克连翘9克红花少许

功能主治马刀疮。

用法用量上哎咀。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食后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服酒、湿面。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

《赤水玄珠》卷十五: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处方白术山栀各15克 赤茯苓萝卜子各9克葶苈椒目苏子各3克沉香9克木香1.5克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降气平喘。治水肿喘满,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

丹台玉案》卷五: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处方猪苓泽泻木通车前葶苈子各6克地骨皮五加皮姜皮海金沙枳壳各3克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治腰以下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丹台玉案》卷五

《疬科全书》:消肿汤

药方名称消肿汤

处方夏枯草元参 花粉各9克 山茨菇 煅牡蛎海藻昆布桔梗各6克 生甘草白芥子各3克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消结散肿。治无名疬,骤然红肿者。

用法用量清水煎,食后服之。

摘录《疬科全书》

猜你喜欢

  • 葛花黄连丸

    药方名称葛花黄连丸处方黄连1斤(酒蒸,浸去酒,晒干),枳壳半斤(去瓤,炒),干葛4两,葛花4两(如无,以葛代之),槐花4两,木香3两。制法上为末,留浸黄连酒作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嗜欲恣情,酒

  • 还命千金丸

    药方名称还命千金丸处方雄黄(研)4分,鬼臼4分,徐长卿4分,礜石(泥裹烧半日)4分,瓜丁4分,雌黄(研)4分,干姜4分,野葛7分(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蜀椒4分(去目汗),地胆15枚(去翅,

  • 豆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豆附丸药方名称豆附丸处方肉豆蔻(炮)白茯苓(焙)附子(炮,去脐)各120克木香(不见火)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60克丁香(不见火)30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

  • 补损当归散

    药方名称补损当归散处方泽兰(制)、附子(炮.去皮.脐),各一分;当归(炒)、蜀椒(炒.出汗)、甘草(炙)、桂心,各三分;川芎(炒)六分。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疗坠马、落车、被打,伤腕折臂,呼叫不绝,服

  • 加味柴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苓汤处方柴胡、白茯苓、甘草、陈皮、防风、白芍(炒)、当归身、白术(炒)。功能主治小儿伤风咳嗽,面青唇白,体弱。或兼大便不实者。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1枚为引,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芦笋粥

    药方名称芦笋粥处方芦笋(芦笋的嫩苗)30克粳米50克制法先煎芦笋,去渣,后入粳米煮为稀粥。功能主治辛凉解表。适用于小儿疹出不畅,症见发热,烦躁、喘咳、呕吐等。用法用量空腹服用,每日2次。摘录《粥谱》

  • 消毒五圣汤

    药方名称消毒五圣汤处方五灵脂白僵蚕郁金贝母大黄各9克功能主治治便毒肿痛。用法用量酒、水各半煎服。摘录《赤水玄珠》卷三十

  • 调营活络散

    药方名称调营活络散处方羌活30克秦艽30克当归60克乳香30克香附30克木香30克续断60克(酒炒)杜仲60克(酒炒)牛膝45克(酒炒)制法上药研末为散。功能主治养血调营,通经活络。主闪挫血滞,腰部疼

  • 枸杞粥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枸杞粥药方名称枸杞粥处方枸杞苗20克(切)葱白7茎(切)薤白14茎(切)鼓(炒)20克粳米(净洗)60克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羸劳热,背膊烦疼。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先煎枸杞、葱

  • 凉膈天门冬汤

    药方名称凉膈天门冬汤别名天门冬汤处方天门冬(去心)1两,大黄(锉,炒)1两,车前子1两半,茺蔚子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眼风牵,脸硬睛疼,视物不正。用法用量天门冬汤(《普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