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正气丸

正气丸

药方名称正气丸

别名香朴丸(《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藿香厚朴生姜制)陈皮半夏曲(炙)白术茯苓各3克甘草(炙)6克干姜3克三棱(炮)6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食伤,干呕,哕声频作。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枣子汤化开与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猜你喜欢

  • 擦牙乌须方

    《医统》卷六十六:擦牙乌须方药方名称擦牙乌须方处方青盐1斤,嫩槐枝叶5斤,黑铅4两,没石子(尖者)7钱。制法上用黑铅、青盐入锅同槐枝炒搅,俱以成灰提起听用。将没石子研细末和入,用瓷器盛之。功能主治先期

  • 二仙扫痱汤

    药方名称二仙扫痱汤处方枣叶1升,好滑石末2两。功能主治伏热遍身痱痒。用法用量用水数碗,共合1处,熬2炷香,乘热浴洗。2-3次即愈。摘录《鲁府禁方》卷四

  • 夏方凉血汤

    药方名称夏方凉血汤处方生地15克,丹皮6克,赤芍6克,知母6克,黄芩6克,浮萍6克,蝉衣3克,竹叶6克,白蒺藜6克,炙僵蚕3克,忍冬藤9克,六一散6克(包)。功能主治凉血消风。主血热生风。用法用量水煎

  • 小甘露饮

    药方名称小甘露饮处方黄芩升麻茵陈栀子仁桔梗(去芦,锉,炒)生地黄石斛(去根)甘草(炙)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治脾劳实热,身体面目悉黄,舌干,咽喉肿痛。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

  • 苦散

    药方名称苦散别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吴直阁诸家名方》卷六)、吴茱萸丸(《鸡峰普济方》卷十四)。处方吴茱萸黄连白芍药(俱锉如豆,同炒赤)各150克制法上药研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

  • 酒煎附子煎

    药方名称酒煎附子煎处方大赭石1斤,荜茇2两,胡椒2两,附子2两。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皂子大。功能主治心腹积聚,风寒邪气,冷癖在胁,咳逆上气,喘嗽寒痰,痃癖痼冷,筋骨无力,百节酸疼,虚劳损败,

  • 固漏丸

    药方名称固漏丸处方鱼鳔4两,黄蜡4两,明矾1两,朱砂(飞)1两,珍珠5钱,象牙5钱。制法先将鱼鳔煮烂,杵膏,入蜡化尽,离火入诸药,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解毒生肌,胶固不漏。主内外痔漏及诸般顽漏

  • 内托黄耆散

    药方名称内托黄耆散处方川芎当归陈皮白术黄耆白芍穿山甲角针各3克槟榔0.9克功能主治治脏毒已成,红色光亮,宜服此药溃脓。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取300毫升,空腹时服。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 附子方

    《胎产指南》卷七:附子方药方名称附子方别名附子汤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陈皮4分,干姜4分,丁香4分,甘草4分,人参1钱,附子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霍乱,气血虚损,伤食感寒,痛止而手足冷者。用法

  • 柴胡石膏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石膏散药方名称柴胡石膏散处方赤芍药、柴胡(去苗)、前胡(去苗)、石膏(煅)、干葛,各五十两。升麻二十五两,黄芩、桑白皮,各三十七两半。荆芥穗(去土)三十七两。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