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桂参丸

桂参丸

方出《外台》卷十二引《崔氏方》,名见《鸡峰》卷九:桂参丸

药方名称桂参丸

处方乌头8分(炮),人参8分,桂心8分,附子8分(炮),干姜8分,赤石脂8分,朱砂3分(研)。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痃癖积冷,发如锥刀所刺,鬼疰往来者。

用法用量每服7丸,以暖酒送下。稍稍加之至10丸。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二引《崔氏方》,名见《鸡峰》卷九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桂参丸

药方名称桂参丸

处方桂(去粗皮)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半两,豉(微炒)1合,麝香(研)1钱,桃仁(汤浸,去皮尖,别研)3分,乌梅肉(炒)3分,常山(锉)3分,人参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劳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空腹米饮送下,未发时再服。渐加至2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猜你喜欢

  • 牡丹粥

    药方名称牡丹粥处方牡丹叶漏芦(去芦头)决明子各10克雄猪肝100克粳米50~100克制法将猪肝洗净切片;先煎前3味药,去渣取汁,后入肝、米,煮作粥。功能主治活血消积。适用于小儿癖瘕,症见两胁下出现结块

  • 断渴汤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断渴汤药方名称断渴汤处方乌梅肉60克麦门冬人参甘草茯苓干葛各3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主消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摘录《鸡峰普济方》

  • 新制阴阳攻积丸

    药方名称新制阴阳攻积丸别名攻积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四)。处方吴茱萸(炮)干姜(炒)官桂(去皮)川乌(炮)各30克黄连(炒)半夏(洗)橘红茯苓槟榔厚朴(炒)枳实(炒)菖蒲(忌铁)玄胡索(炒)人参(去

  • 化虫散

    《会约医镜》卷十三:化虫散药方名称化虫散处方使君子(去壳)10个雷丸鹤虱甘草(炙)大黄(体虚者不用)花椒槟榔各6克制法共研细末。功能主治治蛔厥腹痛,多似慢惊,但唇口紫者。用法用量大人6克,小儿3克,用

  • 凉血狗宝丹

    药方名称凉血狗宝丹处方芭蕉头(去泥)4两,苦楝根皮(洗净)4两,新桑根皮4两,绿豆子4两,白云苓1两,猪后腿精肉半斤,小狗子1只(产下20日止,满月者不用。以绳吊死,去毛,切作4块)。功能主治凉血清热

  • 天台乌药丸

    药方名称天台乌药丸处方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 白姜7.5克 羊屎10枚(羊腹内者)制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用法用量每服5~7丸,红酒下。摘录《普

  • 凉膈增液汤

    药方名称凉膈增液汤处方连翘8克,银花8克,栀子5克,黄芩5克,生地6克,元参8克,麦冬8克,芦根8克,蝉衣5克,板蓝根8克,大黄2克,竹叶3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辛凉解表,通腑泻热。主乳蛾风热。用法用

  • 麻黄方

    赵炳南方:麻黄方药方名称麻黄方处方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功能主治辛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

  • 蒺藜散

    《仁斋直指》卷十九:蒺藜散药方名称蒺藜散处方蒺藜(炒,去刺)草乌头(水浸三日,逐日换水,去皮,晒)各15克白芷白附(生)苍术(炒)荆芥穗各7.5克制法上研细末,米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搜风利湿。治

  • 二宣汤

    药方名称二宣汤处方桂心2.2千克干姜(砂炒)2千克甘草(砂炒)1.5千克杏仁(去皮、尖,砂炒)2.2千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主冒暑饮凉,冷热不调,泄泻口渴,心腹烦闷,及痢下赤白,腹痛后重。用法用量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