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

医学启源》卷下:当归拈痛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

别名拈痛汤、当归止痛汤

处方羌活半两,防风3钱,升麻1钱,葛根2钱,白术1钱,苍术3钱,当归身3钱,人参2钱,甘草5钱,苦参(酒浸)2钱,黄芩1钱(炒),知母3钱(酒洗),茵陈5钱(酒炒),猪芩3钱,泽泻3钱。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拈痛汤(《兰室秘藏》卷中)、当归止痛汤(《便览》卷一)。《便览》有茯苓

各家论述《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故以为君。水性润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阳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苦甘温,和中除湿;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腠理之湿,故以为巨。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制药,以为因用。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甘温平,泽泻咸平,淡以渗之,又能导其留饮,故以为佐。气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湿气得以宣通矣。

摘录医学启源》卷下

《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当归拈痛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

处方当归3钱,羌活1钱半,苍术1钱半(炒),防风1钱半,白术1钱半(炒),黄芩1钱半(酒炒),泽泻1钱半,黄柏1钱半(酒炒),猪苓1钱半。

功能主治湿热脚气,表邪不解,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湿热不化、经气不得流行,故发热身痛,足胫肿痛,为湿热脚气,表邪不解焉。羌活散邪于表,黄芩清热于里,苍术操湿强脾气,白术燥湿健脾元,防风疏腠理以散风,黄柏清湿热以存阴,泽泻泻膀胱之湿,猪苓利三焦之湿,当归养血以舒筋脉也。水煎温服,使表邪解散,则湿热顿消,而经气流行,营血灌溉,安有发热身痛脚气之患乎?此强中分解之剂,为湿热脚气表不解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

医门补要》:当归拈痛汤

药方名称当归拈痛汤

处方苦参(炒)、海南子、当归茵陈独活木通防已、川柏(炒)、苏叶、苍术知母木瓜

功能主治湿脚气。

摘录医门补要

猜你喜欢

  • 玄胡四物汤

    药方名称玄胡四物汤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23克 玄胡索(酒煮)60克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治血癖腹痛及血刺腰痛。用法用量每服9克,酒调下。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一

  • 比圣散

    药方名称比圣散处方硇砂1两,血竭1两,没药1两,海马1对,桂1分,木香1分,朱砂1分,干漆2两,虫21个,龙脑1钱,水蛭14个,当归1两,硼砂1钱,阿魏1分。制法上为细末,1处和匀。功能主治妇人血气,

  • 活蚯蚓

    药方名称活蚯蚓处方活蚯蚓数条。用纱布蘸透此液,贴敷患处,每日4~6次。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制法用清水洗净,放碗内,加入白糖适量及冰片少许,搅拌成水状液。功能主治据报道,用蚯蚓白糖液治疗腮腺炎170例,

  • 二十四味建中汤

    药方名称二十四味建中汤处方黄耆(蜜炙)2两,官桂2两,秦艽2两,肉豆蔻2两,煨柴胡2两,荆芥2两,白芷2两,川芎2两,鳖甲(醋炙)2两,桔梗2两,当归1两,莪术(炮)1两,麦门冬(去心)1两,白芍药1

  • 大蒜汤

    药方名称大蒜汤处方大蒜。功能主治产后中风,角弓反张,口不能言。用法用量上1味,每取2瓣拍碎,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灌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 经验广嗣丸

    药方名称经验广嗣丸处方人参1两,山萸1两,茯苓1两,天冬1两,石菖蒲1两,车前子1两,赤石脂(另研)1两,当归1两,生地2两,熟地2两,杜仲2两,地骨皮2两,川椒2两,牛膝2两,枸杞3两,肉苁蓉3两,

  • 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要略》卷上:赤小豆当归散药方名称赤小豆当归散别名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处方赤小豆150克(浸令芽出,爆干)当归30克制法上二味,杵为

  • 二蜡膏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九:二蜡膏药方名称二蜡膏处方菜油4两,葱白(连须)3个,川椒14粒,白蜡2钱,黄蜡2钱,白矾2钱,东丹3钱。功能主治去腐生肌。主臁疮,下部湿毒疮。用法用量将连须葱白、川椒入菜油中

  • 生津养血汤

    药方名称生津养血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2.4克白芍(煨)3克 生地黄(酒洗)3克知母1.5克黄柏(蜜水炙)1.5克麦门冬3克石莲肉1.5克天花粉2.1克黄连2.4克乌梅1.5克薄荷1.5克甘草(炙)1.5

  • 柴平散

    药方名称柴平散处方柴胡3钱,白术3钱,人参3钱,半夏3钱,甘草1钱,苍术3钱。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方中人参用量原缺。摘录《扶寿精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