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川乌散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1钱,入好茶半钱,百沸汤点,趁热服之。如破伤风,每用大半钱,以葱白3寸,细嚼,滚热酒大半碗调服。甚者,如人行5里,再1服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

《直指》卷二十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螟蛉窠土各等分。

功能主治痈肿初发。

用法用量上为细末,醋调服,未结则散,已结则溃。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异授眼科》: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煨)、细辛川芎防风、生地、当归乌药甘草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目有白星散乱,头昏眼花黑暗,属于气血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

《济阳纲目》卷八十五: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天麻、南星(姜汤泡)、半夏(姜汤泡)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破伤风欲死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黑豆淋酒调下,仍饮酒1-2盏。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五

《直指小儿》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生)1分,全蝎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驱风回阳。主慢脾风。

用法用量每服3字,加生姜4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

呕吐者,加丁香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

《得效》卷十: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干姜、香白芷川芎甘草节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脑泻。

用法用量每服3钱,嚼生葱,食后白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

《朱氏集验方》卷二:川乌散

药方名称川乌散

处方川乌草果子、干姜、良姜各等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虚疟。

用法用量大枣7个,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三物茵陈蒿汤

    药方名称三物茵陈蒿汤处方茵陈蒿9克 桅子 9克石膏30克功能主治治黄疸,身目皆黄。用法用量上药先用水800毫升煎前二味,煮取400毫升。去滓取汁;再将石膏以猛火烧令正赤,投药汁中,沸定取清汁,分两次服

  • 不换金摩娑囊

    药方名称不换金摩娑囊处方乌头、附子、南星(各去皮脐)。制法上为末,用米饮渍丝瓜瓤,里外俱透,就于药末中滚展,令人更揉搦匀遍,晒干收用。功能主治遍身风毒燥痒,爬不暇,随手热瘰瘾疹,或藏头小疮,服一切药不

  • 斑龙灵龟化痔丸

    药方名称斑龙灵龟化痔丸处方人参1两5钱,鹿角尖(炙脆)8两,龟版4两(炙),象牙屑2两,白术1两5钱,茯苓1两5钱,当归4两,川山甲(炙)5钱,生地4两,熟地4两,槐角(炒)6两,露蜂房(炙)8钱,侧

  • 十味保和汤

    药方名称十味保和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半夏(制)陈皮各3克藿香香附砂仁各1.8克 炙甘草木香各9克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和胃降逆。治脾胃虚弱,气滞不降,时作嗳气。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

  • 撞关饮子

    药方名称撞关饮子处方丁香(不见火)沉香(不见火)砂仁(去壳)白豆蔻(去壳)三棱(去毛,炮)香附(去毛)乌药以上各4.5克甘草(炙)1.5克功能主治治关格不通,气不升降,胀满。用法用量上药作一服。用水4

  • 五香丸

    药方名称五香丸处方豆蔻丁香藿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各30克 香附子60克甘松香当归各15克槟榔2枚制法上十一味,研末,蜜和作丸。功能主治治口臭及身臭。用法用量常含如大豆1丸咽汁,日三夜一。五日口香,十

  • 琥珀生犀汤

    药方名称琥珀生犀汤处方琥珀(研)半两,犀角(镑)半两,茯神(去木)1两,人参1两,生干地黄(焙)1两,菖蒲(石上者)1两,防风(去叉)1两,远志(去心)半两,甘草(微炙)半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安

  • 桔梗芦散

    药方名称桔梗芦散处方桔梗芦(生)。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探吐。主痰饮在上膈。用法用量每服1-2钱,白汤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

  • 加减清肌汤

    《麻科活人全书》卷四:加减清肌汤药方名称加减清肌汤处方柴胡黄芩生地黄当归地骨皮茯苓知母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治麻疹收后,阴亏血虚,只发热而无他症者。用法用量加淡竹7片为引。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全书》卷四

  • 胡麻将军散

    药方名称胡麻将军散处方二花2钱,当归1钱,穿山甲1钱半,牛子1钱半,山栀1钱半,黄芩1钱半,黄柏1钱半,黄连6分,大黄2钱,芒消2钱,大胡麻1钱半,小胡麻1钱半,甘草4分。功能主治酒伤成癣成疥,虫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