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夺命抽刀散

夺命抽刀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夺命抽刀散

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

处方干姜(入巴豆半两.同炒至黑色.即去巴豆)、良姜(入斑蝥一百个同炒.即去斑蝥),各二十两。糯米(炒)二十五两,石菖蒲(不见火)二十二两。

炮制上制净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气吞酸,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妇人久患血气刺痛,不可忍者。

常服醒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用盐少许,沸汤点,不拘时。

此药大解酒毒,空心食前服,或温酒调尤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夺命抽刀散

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

处方干姜(锉,入巴豆15克,同炒至黑色,去巴豆)良姜(入斑蝥100个同炒,去斑蝥)各600克石菖蒲660克(不见火)糯米750克(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呕吐冷痰,噫气吞酸,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妇人久患血气,心腹刺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盐少许,空腹时用沸汤点服,或温酒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夺命抽刀散

药方名称夺命抽刀散

处方干姜(锉,入巴豆半两,同炒至黑色,即去巴豆)20两,良姜(入斑蝥100个同炒,即去斑蝥)20两,糯米(炒)25两,石菖蒲(不见火)22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醒脾胃,进饮食,解酒毒。主男子、妇人脾胃积冷,中焦不和,心下虚痞,腹中疼痛,胸胁逆满,噎塞不通,呕吐冷痰,饮食不下,噫气吞酸,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妇人久患血气刺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统》引作"抽刀散"。

摘录《局方》卷三(宝庆新增方)

猜你喜欢

  • 藿香左金丸

    药方名称藿香左金丸处方霍香5钱,吴茱萸4钱,川连3钱,郁金2钱,枳壳2钱,厚朴2钱,制半夏2钱,砂仁2钱,茯苓2钱,猪苓2钱,车前子2钱,六一散3钱。制法上为细末,香薷、生姜、木通各1两煎汤滴丸。功能

  • 利气大黄丸

    药方名称利气大黄丸处方川大黄4两(锉碎,微炒),诃黎勒皮4两,人参2两(去芦头),大麻子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久积滞气,不能饮食,食即不消,风热气上冲。用法用量每服15丸,酒

  • 白通汤

    《伤寒论》:白通汤药方名称白通汤处方附子15g干姜6g葱白四根来源白通汤即四逆汤去甘草,减少干姜用量,再加葱白而成。主治阴寒盛于下焦,急需通阳破阴,以防阴盛逼阳,所以用辛温通阳之葱白,合姜、附以通阳复

  • 二气蝎梢散

    药方名称二气蝎梢散处方青州白丸子半两,阴阳硫黄(系生熟者)各绿豆大,蝎2个(全者,不得用火焙,要晒干。一法用蝎梢)。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惊痫。用法用量每1岁至5岁半钱,6岁至10岁1平钱,用无灰

  • 五德丸

    药方名称五德丸处方补骨脂120克(酒炒)吴茱萸(制)160克木香60克干姜(炒)120克五味子(或用面炒肉豆蔻代之,或用乌药亦可)60克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肾虚寒,飧泄

  • 麻桂饮

    药方名称麻桂饮处方官桂3~6克当归9~12克 炙甘草3克陈皮(随宜用,或不用亦可)麻黄6~9克功能主治治伤寒温疫,阴暑疟疾,阴寒气胜而邪不能散者。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加生姜5~7片;煎至240毫升

  • 大双解散

    药方名称大双解散处方黄连(姜炙)1钱,黄柏1钱,连翘1钱,羌活1钱,秦艽1钱,生地2钱,黄芩1钱5分,山栀1钱5分,淡竹1钱5分,木通1钱5分,大黄3钱,芒消3钱。功能主治六脉俱数,烦热不退,身热体重

  • 辟疫丹

    药方名称辟疫丹处方雄黄末1钱,麝半分。制法用黑枣肉捣为丸,如枣核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预防瘟疫。主用法用量绵包,塞入鼻中,男左女右,入病家不染疫气。摘录《赤水玄珠》卷一

  • 苦瓠浸方

    药方名称苦瓠浸方处方苦瓠1枝。功能主治恶刺。用法用量上开口,纳童便煮2-3沸,浸患处。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

  • 天麻防风丸

    药方名称天麻防风丸处方白僵蚕(去丝、嘴,炒)干蝎(炒)各15克天麻(去苗)防风(去苗)人参各30克朱砂(研飞)雄黄(研)麝香(研)甘草(炙)各7.5克牛黄3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