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十全大补汤

加减十全大补汤

胎产秘书》卷下:加减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2钱,白术2钱,当归2钱,生地2钱,黄耆2钱,茯苓8分,川芎8分,甘草5分,远志1钱,银花3钱。

功能主治产后乳疽乳痈,脓己出而虚弱日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泻,加莲子14粒,肉果1枚;渴,加麦冬、五味;久不收口,加参末膏药贴之。

摘录胎产秘书》卷下

《中医妇科治疗学》:加减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泡参1两,白术3钱,白茯苓4钱,黄耆6钱,当归2钱,熟地3钱,肉桂1钱,炙草1钱,龙骨5钱,乌贼1两。

功能主治气血双补。主产后数日,忽然血崩,大量出血,色红,间有乌红色小块,腹无痛苦,面色淡,舌质淡嫩,脉浮虚无力,属气虚而兼血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频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实用正骨学》:加减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地黄、芍药、当归川芎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耆木瓜牛膝升麻桂枝

功能主治骨伤愈后,上下肢浮肿疼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地黄、芍药、当归川芎补血;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耆强心固气;木瓜牛膝舒筋活血;桂枝畅旺血液循环;升麻解毒消肿,故合成强壮消肿定痛之剂。

摘录《实用正骨学》

青囊秘诀》卷上:加减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1两,白术1两,当归1两,熟地1两,麦冬1两,甘草3钱,五味子3钱,锦地罗3钱,茯苓5钱,黄耆2两。

功能主治背生痈疽,溃烂之后,或发热,或恶寒,或作痛,或脓多,或流清水,自汗盗汗,脓成而不溃,口烂而不收,因五脏亏损,气血太虚所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青囊秘诀》卷上

《医门八法》卷三:加减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党参2两,白术5钱,茯苓3钱,炙甘草3钱,当归身1两,黄耆2两,大熟地1两,乌梅3钱(去内壳),醋白芍3钱,制附片3钱。

制法熟地蒸捣,入炼蜜少许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头痛。

用法用量朝夕每服3钱,开水送下。

摘录《医门八法》卷三

《会约》卷十四:加减十全大补汤

药方名称加减十全大补汤

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炒黄4钱代之),白术2钱,茯苓1钱5分,当归1钱8分,炙草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2分,陈皮1钱,半夏1钱5分,干姜(炒)8分。

功能主治虚弱之人,带久不止。

用法用量方中人参用量原缺。

摘录《会约》卷十四

猜你喜欢

  • 上二黄丸

    药方名称上二黄丸处方黄芩60克黄连(去须,酒浸)30克升麻柴胡各9克甘草6克制法上药为极细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热食伤中,胸脘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腹用温开

  • 定风膏

    药方名称定风膏处方全蝎(头尾全者)49个(去毒,每个用生鲜薄荷一叶裹之,用丝缚定,火上焙燥,研为末),朱砂少许,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胎痫。因胎中受惊,或因食毒所感,其候

  • 八正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八正散药方名称八正散处方大黄、瞿麦、扁蓄、车前子、木通、山栀子、甘草,各一钱。滑石(二钱),加木香(加一钱.尤佳)。功能主治火证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灯心二

  • 加减排风汤

    药方名称加减排风汤处方天麻1钱,苍术1钱,杏仁1钱,羌活8分,独活8分,防风8分,白鲜皮8分,川芎8分,当归8分,白芍药8分,白术8分,茯苓8分,黄芩8分,半夏8分,麻黄7分,甘草4分。功能主治中风口

  • 儿童咳液

    药方名称儿童咳液处方紫菀75kg,百部75kg,前胡75kg,枇杷叶75kg,甘草25kg,杏仁50kg,桔梗25kg,麻黄12.5kg,大青叶75kg。制法将药材加工洗净,煮提:紫菀、百部、前胡、甘

  • 石膏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石膏汤药方名称石膏汤处方石膏(研.三分)白茅根(三分) 扁蓄(三分)滑石(半两)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疼,烦热口干,小便赤。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远

  • 蒲灰散

    药方名称蒲灰散处方蒲灰52.5克滑石22.5克制法上二味,杵为散。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小腹急胀,尿道疼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白饮送服,一日三次。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 结阴丹

    药方名称结阴丹处方枳壳(麸炒,去瓤)、威灵仙、黄耆、椿根白皮、陈皮、何首乌、荆芥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酒面为糊,纳入蜜少许同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肠风下血及赃毒下血,诸大便下血疾。用法用量每服

  • 参苓饮子

    《卫生宝鉴》卷十二:参苓饮子药方名称参苓饮子处方麦门冬五味子白芍药 熟地黄黄耆各90克 白茯苓8克天门冬人参甘草各15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功能主治生津增液,养胃进食。主消渴,口干燥,不思饮食。用法用量

  • 黄连安蛔汤

    药方名称黄连安蛔汤处方理中汤加黄连(姜炒)1钱,乌梅5分,川椒5分(黑炒),鹧鸪菜5分。功能主治蛔虫有热证。用法用量水煎,温服;为丸亦可。摘录《痘科辨要》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