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兜肚方

兜肚方

《医统》卷二十二:兜肚方

药方名称兜肚方

处方檀香1两,排草1两,沉香5钱,丁香5钱,丁皮6钱,广零陵香6钱,马蹄草6钱,白芷6钱,甘松2钱,附子2钱,乳香2钱,麝香9分。

制法上为末,和揉艾铺绵中,用帛做成兜肚,以线钉定,勿令移动。

功能主治令人有子。主腹中寒积,痼冷不散。

用法用量裹肚及小腹,兼丹田、神阙。初裹1夜,日去之,渐渐至2夜1去,又渐至5夜1去,方可常裹。男妇皆可用。

注意有孕勿用。

摘录《医统》卷二十二

《摄生众妙方》卷十一:兜肚方

药方名称兜肚方

处方白檀香1两,零陵香5钱,马蹄香5钱,香白芷5钱,马兜铃5钱,木鳖子8钱,羚羊角1两,甘松5钱,升麻5钱,丁皮7钱,血竭5钱,麝香9分。

制法上为末,用蕲艾絮绵装白绫兜肚内,做成3个兜肚。

功能主治痞积,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及妇人经脉不调,久不受孕。

用法用量初服者,用3日后1解,至第5日复服,至1月后常服。

注意有孕妇人不可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十一

猜你喜欢

  • 红蓝花煎

    药方名称红蓝花煎处方红蓝花半两,麒麟竭半两,硇砂1两(细研),当归1两(锉,微炒),赤鲤鱼鳞1两(烧灰),青蛙1枚(去肠肚,炙令焦),桂心1两。制法上为末。先以醋5升,于石锅中煎令沸,入诸药末,同然如

  • 黄芩白芍汤

    药方名称黄芩白芍汤处方黄芩1钱5分(酒炒),酒炒白芍1钱5分。功能主治春温。用法用量水煎服。咳嗽,加杏仁(光)3钱,川贝1钱,桑叶1钱;气急痰多,加苏梗、桔梗、橘红各1钱。摘录《医方简义》卷二

  • 黄连粉

    药方名称黄连粉处方黄连2两,牡蛎2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男女疱面生疮。用法用量以粉疮上,频敷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名见《医心方》卷四

  • 宣脑散

    药方名称宣脑散处方川楝1克 苦丁香20个 山栀子2个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用0.2克,搐于鼻中。摘录《普济方》卷四十四

  • 消风导赤汤

    药方名称消风导赤汤处方生地 赤茯苓各3克牛蒡子(炒,研)白鲜皮金银花南薄荷叶木通各2.4克黄连(酒炒)生甘草各0.9克 灯心165厘米功能主治消风祛湿,清心利水。治婴儿由于胎中血热,出生后复感风邪,致

  • 参麦阿胶汤

    药方名称参麦阿胶汤处方北沙参4钱,麦冬3钱,阿胶1钱半,耆皮1钱,北五味20粒,糯米30粒。功能主治补肺。主夹血伤寒,呕血吐血,去血过多,阴液必虚,阳无所附者。摘录《重订通俗伤寒论》

  • 黄升丹

    药方名称黄升丹处方水银1两,火消1两,明矾1两。制法将火消、明矾研细末,和水银倒在小铁锅内搅匀,将小铁锅炖在炭火上,用细铁筋搅之,徐徐熔化取下(这一操作叫做结胎子);将大瓷碗合在小铁锅内,用桑皮纸摊成

  • 补土保金汤

    药方名称补土保金汤处方人参1钱半,白术1钱半,茯苓1钱半,炙草1钱,麦冬1钱,贝母1钱,款冬花1钱,山药(炒)2钱,扁豆(炒)2钱,苡仁(炒)2钱。功能主治补土生金。主产后咳嗽。用法用量生姜、大枣为引

  • 养血丸

    药方名称养血丸处方红枣500克,当归45克,白芍30克,皂矾45克,白术30克,陈皮15克,厚朴30克,槟榔45克。制法红枣去核杵如泥状,其余药物研粉共掺和混匀,赋形为丸,每丸10克。功能主治滋养血液

  • 赴筵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赴筵散药方名称赴筵散处方良姜(去芦)、草乌(去皮)、细辛(去土.叶)、荆芥(去梗),各二两。炮制上件四味碾为末。功能主治治风牙、蚰牙,攻注疼痛,昼夜不止,痛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