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丁沉丸

丁沉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甘草(炙)蔼青皮(去瓤,锉,炒)丁香白豆蔻仁沉香木香槟榔肉豆寇仁各150克白术(锉,微炒)1.2干克人参(去芦)茯苓(去皮)诃藜勒(胃,取皮)各300克肉桂(去粗皮)口干姜(炮裂)各75克麝香(别研)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入香麝令匀,炼蜜和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主脾胃寒气上逆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可,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沉香5两,藁本3两,白瓜瓣半升,丁香5合,甘草2两,当归2两,芎?2两,麝香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服令举身皆香。主七窍臭气。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丁香丸”、“香遍满方”。

摘录方出《千金》卷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

《博济》卷二: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半两,沉香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豆蔻半两,云南根半两,肉豆蔻(去皮)半两,甘草(炙)半两,青皮(去白)半两,人参2两,茯苓2两,白术4两,官桂1分,丁香皮半两,诃子1两(去核),麝香1钱(研),玄参1两半,柳桂1分,干姜1分(炮),金钗石斛1两。

制法上为细末,续入麝香,和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理中。主脾胃一切气不和,吐逆,不思饮食,霍乱不止,心腹刺痛膨闷,胸膈噎塞,久积虚气,伤酒痰逆,妇人血气及月候不调。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或1丸,烂嚼,炒生姜橘皮、盐汤送下,温酒亦可;妇人炒生姜橘皮、醋汤送下。

摘录《博济》卷二

《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神巧万全方》: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1两,沉香1两,木香1两,诃黎勒皮1两,附子(炮)1两,硇砂(水飞过)1两,干姜(炮)1两,青橘皮(去白)1两,神曲(别杵)1两,槟榔1两半,桃仁120个(汤浸去皮,麸炒黄)。

制法上为末,以硇砂神曲,别以酒煮为膏和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种膈气,壅塞气逆,心腹胀痛,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引《神巧万全方》

《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硇砂(汤泡,澄清,以白瓷器贮,飞过)1两半,桃仁(去皮尖双仁,麸微炒,研入)1两半,川大黄(末)1两,阿魏半两(酒化),神曲1两(以上五味,以酒1升,于银器中慢火熬成膏,和后药末,如少,更入酒熬),大附子(炮)1两,丁香1两,木香1两,沉香1两,槟榔2两(生用),肉豆蔻(去壳)3分,青橘皮(去瓤)3分,厚朴(姜汁浸,炙)3分,荆三棱3分,蓬莪术3分,当归3分。

制法上为末,入硇砂膏中,和令得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暖下元,去积滞。主痃癖,冷症块,及丈夫腰脚。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一切气,刺痛不可忍者,以青皮裹盐,一弹子大,入火中烧令赤,急挑盏中,酒投放温,送下30丸。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一引《神巧万全方》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别名丁香

处方沉香(锉)1两,陈橘皮(汤洗,去白,焙)1两,诃黎勒(煨熟,取皮)1两,木香半两,丁香半两,肉豆蔻(去壳,炮)2枚。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谷劳嗜卧,四肢怠惰。

用法用量丁香丸(《普济方》卷二十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1分,沉香(锉)1分,木香1分,茴香子(炒)1分,鸡舌香半分,胡椒半分,阿魏少许(细研,醋调面和作饼,瓦上煿熟,为末)。

制法上7味,除阿魏外,捣罗为末,以阿魏末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三焦虚胀。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细嚼,盐汤送下;如本脏气弱,炒茴香子酒送下;妇人血气,醋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魏氏家藏方》卷五: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丁香(不见火)、白豆蔻仁、木香(不见火)、缩砂仁槟榔、麦糵(炒)、诃子皮、面姜、青皮(去瓤)、人参(去芦)、胡椒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气逆,脾胃不和,疰闷胸胁,噎塞不利;或气时上攻冲,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本方名丁沉丸,但方中无沉香,疑脱。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五

杨氏家藏方》卷五: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2两,沉香1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肉豆蔻10枚(面裹,煨熟)。

制法上为细末,用甘草10两,捶碎,入水1斗,揉尽去滓,熬成膏子,为丸如悟桐子大。

功能主治胸膈痞闷,呕逆恶心,腹胁胀满。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卷二○五引作“丁香丸。”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

《局方》卷三: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甘草(炙)5两,青皮(去瓤,锉,炒)5两,丁香5两,白豆蔻仁5两,沉香5两,木香5两,槟榔5两,肉豆蔻仁5两,白术(锉,微炒)40两,人参(去芦)10两,茯苓(去皮)10两,诃黎勒(煨,取皮)10两,肉桂(去粗皮)2两半,干姜(炮裂)2两半,麝香(别研)1两。

制法上为细末,入麝香令匀,炼蜜为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攻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膈噎塞,痰逆恶心,噫气吞酸,不思饮食,胃中冷逆,呕吐不止;及翻胃膈气,宿食留饮,心痛霍乱;妇人血气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细嚼,炒生姜、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局方》卷三

《袖珍》卷三:丁沉丸

药方名称丁沉丸

处方丁香5钱,人参5钱,沉香3钱,白蔻3钱,诃子3钱,白术3钱。

制法上以甘草膏子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酒病。

摘录《袖珍》卷三

猜你喜欢

  • 桂枝丹皮首乌汤

    药方名称桂枝丹皮首乌汤处方桂枝3钱,丹皮3钱,首乌3钱,甘草2钱,茯苓3钱,半夏3钱,干姜3钱,龙眼10个(肉)。功能主治两眼昏花不明,而无赤痛者。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热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完善丸

    《医方易简》卷九:完善丸药方名称完善丸别名闭管丸(《丁甘仁家传珍方选》)。处方夏枯草花300克连翘(去净心)150克甘草节150克金银花120克制法共研细末,以山东净银花500克,熬浓汁泛丸,如绿豆大

  • 补肾地黄酒

    药方名称补肾地黄酒处方生地黄1升(切),大豆2升(熬之),生牛蒡根1升(切)。功能主治润皮毛,益气力,补虚止毒,除面皯。主老人风湿久痹,筋挛骨痛。用法用量上以绢袋盛之,以酒1斗浸之5-6日。任性空心温

  • 济字丸

    药方名称济字丸处方羌活2钱,独活2钱,防风2钱,荆芥2钱,豨莶2钱,灵仙2钱,桑寄生2钱,白芷1钱半,僵蚕1钱半,细辛1钱,首乌1两,龟版5钱,枸杞5钱,当归5钱,川芎2钱,白芍2钱,玄参2钱,丹皮2

  • 槐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豆散药方名称槐豆散处方槐豆(炒)2两,皂荚子仁3分(炒),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桑耳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风、五痔,下鲜血,多秘结疼痛,成气痔者。用法

  • 加味化肾汤

    药方名称加味化肾汤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肉桂3钱,巴戟天5钱。功能主治肾中无火,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之1日至3日而尽情吐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吐轻,10剂痊愈。摘录《辨证录》卷五

  • 加味人参养胃汤

    《宁坤秘籍》卷中:加味人参养胃汤药方名称加味人参养胃汤处方人参1钱5分,白术2钱,当归2钱,茯苓8分,半夏8分,草果3分,甘草4分,青皮4分,藿香5分,乌梅3个。功能主治产后疟疾。用法用量水煎服。并服

  • 救荒代粮丸

    药方名称救荒代粮丸处方黑豆(去皮)1升,贯众1个,赤茯苓1两,白茯苓(去皮)5钱,白术5钱,砂仁5钱。制法上切碎,用水5升,同豆熬煮,文武火烧,直至水尽,拣去各药,取豆捣烂为丸,如鸡头子大,将瓦瓶密封

  • 当归止血汤

    药方名称当归止血汤处方当归1钱,香附1钱(便制),生地1钱,白芍药1钱(酒炒),牡丹皮1钱,苏子1钱,炙甘草3分,广陈皮1钱。功能主治血症脉弦,胁痛气逆者。用法用量加焙扁柏叶1钱,水煎服。摘录《古今医

  • 犀角地黄汤加味

    药方名称犀角地黄汤加味处方犀角3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薇10克,紫草10克,知母10克,沙参10克,生槐花30克,大青叶10克,板蓝根15克。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滋阴解毒。主风火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