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黑老虎

黑老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老虎

药材名称黑老虎

别名冷饭团、臭饭团、酒饭团、过山龙藤、大钻、万丈红、透地连珠、紫根藤、外红消、红过山、钻骨风、大叶南五味

来源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绯红南五味Kadsura coccinea (Lem.) A. C. Smith,以根或藤入药。四季可采,晒干。

性味辛、微苦,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活络,散瘀消肿。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痛经,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或研粉内服3~5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黑老虎

药材名称黑老虎

拼音Hēi Láo Hǔ

别名山风、风沙藤、钻地风、透地连珠、三百两银、红钻、十八症、入地麝香、密多罗、大钻、猩猩南五味子、钻骨风、红外消、过山香、厚叶五味子、大叶钻骨风、鸡肠风、红火风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味子科植物冷饭团的根及蔓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dsura coccinea(Lem.)A.C.Smith[K.chinensisHance ex Benth;K.hainanensis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掘起根部及须根,洗净泥沙,切成小段或割取老藤茎,刮去栓皮,切段,晒干。

原形态常绿攀援藤本,长3-6m。茎下部僵伏土中,上部缠绕,枝圆柱形,棕黑色,疏生白色点状皮孔。单叶互生;柄长1-2.5cm;叶革质,叶片长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8-17cm,宽3-8cm,先端钝或急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几无毛,侧脉6-7对,网脉不明显。花单生叶腋,稀成对,雌雄异株;花被红色或红黄色,10-16片,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12-15mm,宽5-14mm;雄蕊群椭圆形或圆锥形,先端有线状钻形附属物;雄蕊14-48,排成2-5列;雌蕊群卵形至球形,雌蕊5-7列。聚合果近球形,成熟时红色或黑紫色,直径6-10cm或更大;小浆果倒卵形,长达4cm,外果皮革质,不显出种子。种子红色,心形或卵状心形。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中,常缠绕于大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略扭曲,直径1-4cm。表面深棕色至灰黑色,有多数纵皱纹及横裂纹,弯曲处裂成横沟。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粗纤维性,栓皮深棕黑色,皮部宽厚,棕色,易剥离,嚼之有生番石榴味,渣滓很少。木质部浅棕色,质硬,密布导管小孔。气微香,味微甘、后微辛。藤茎断面中央有深棕色的髓部,气味较根淡。以条大小均匀,皮厚色黑,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细胞棕紫色。皮层狭窄,散生大形分泌细胞及少数嵌晶纤维。韧皮部亦具分泌细胞;韧皮纤维较多,近形成层处多2-6个成束,向外多单个散在且渐稀疏,单个纤维或纤维束四周纤维外壁亦多嵌有草酸钙方晶,形成嵌晶纤维。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直径100-240μm,管胞直径25-40μm;木射线宽1-2列细胞,含深棕色物。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种子中含南五味子木脂素(kadsulignan)A、B,根和茎中含有新南五味子木脂宁(neokadsuranin),乙酰基日本南五味子木脂素(acetylbi-nankadsurin)A,丙酰基氧代南五味子烷(propionyl ox-okadsurane),乙酰基氧代南五味子烷(acetoxyl oxokadsurane),苯甲酰氧代南五味子烷(benzoyl oxokadsurane),异戊酰氧代南五味子醇(isovaleroyl oxokadsura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烯酮(24-methylene cycloartenone),南五味子酸(kadsuric acid),黑老虎酸(coccinic acid),3-甲氧基-4-羟基-3',4'-亚甲二氧基木脂素(3-methoxy-4-hydroxy-3',4'-methylenedioxylignan),异南五味子木脂宁(isokadsuranin),冷饭团素(kadsutherin),去氧五味子素(deoxyschisandrin),R-五味子丙素(R-wnweizisu C),戈米辛(gomisin)J、D、E、M2,苯甲酰异戈米辛(benzoylisogomiain)O,南五味子木脂宁(kadsuranin)。

药理作用根的乙醇提取物有镇痛和抗炎作用。从根中分得的晶I,命名为3-甲氧基-4-羟基-3',4'-亚甲二氧基木脂素,经初步药理试验证明晶I有一定的镇静和抗炎作用。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略浸,洗净,捞出,润透,切片,干燥。饮片性状:为类圆形片。切面皮部厚,浅蓝灰色,有密集小白点;木部黄白色或浅棕色,可见多数小孔。周边深褐色或黑褐色。气微香,味微辛。

性味辛;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通络。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急性胃肠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痛经;产后瘀血腹痛;疝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藤茎9~15g;或研粉,0.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敷;或煎水洗。。

注意《广西本草选编》:"孕妇慎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盏菊花

    药材名称金盏菊花拼音Jīn Zhǎn Jú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阴干。原形态金

  • 栝楼皮

    《中药大辞典》:栝楼皮药材名称栝楼皮拼音Guā Lóu Pí别名栝楼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瓜壳(《四川中药志》)。出处《雷公炮炙论》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等的果皮。

  • 白花映山红

    《中药大辞典》:白花映山红药材名称白花映山红拼音Bái Huā Yìnɡ Shān Hónɡ别名白杜鹃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照山白(《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白艳山红(

  • 青羊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青羊参药材名称青羊参拼音Qīnɡ Yánɡ Shēn别名青阳参、闹狗药、牛尾参、小绿牛角藤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 Schne

  • 紫藤子

    《中药大辞典》:紫藤子药材名称紫藤子拼音Zǐ Ténɡ Zǐ别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江苏植药志》),土木鳖(苏医《中草药手册》)。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紫藤的种子。原形态植物

  • 紫金牛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金牛药材名称紫金牛拼音Zǐ Jīn Niú别名矮地菜、矮茶风、矮脚樟、平地木、地青杠、四叶茶、五托香、火炭酸、老勿大、千年不大、千年矮、不出林来源紫金牛科紫金牛属植物紫

  • 刺楸茎

    药材名称刺楸茎拼音Cì Qiū Jīn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alopanax septemlobus (Thunb.) Koid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

  • 鼠尾粟

    《全国中草药汇编》:鼠尾粟药材名称鼠尾粟拼音Shǔ Wěi Sù别名线香草、老鼠尾、鼠尾牛顿草来源禾本科鼠尾粟Sporobolus poiretii (Roem. et Schult.)Hi

  • 臭藿香

    药材名称臭藿香别名鸡冠香薷、相思草、瞌睡草来源唇形科臭藿香Elsholtzia cristata Will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辛,微凉。功能主治祛风热,散寒湿,止呕吐。主治黄疸,淋病,

  • 狗血

    《中药大辞典》:狗血药材名称狗血拼音Gǒu Xiě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血。性味①《别录》:"味咸,无毒。"②《药对》:"温。"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