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黄颔蛇

黄颔蛇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

药材名称黄颔蛇

拼音Huánɡ Hàn Shé

别名黄喉蛇(《纲目》),黄长虫、慈鳗(《生物学通报》(3):1,1958)。

出处《纲目》

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

原形态全长约1.7米左右,吻鳞宽稍大于高。鼻间鳞宽比高大,长为前额鳞长的1/2。前额鳞与上眼前鳞的缝合线比额鳞的缝合线略长。额鳞的长比两颅顶鳞间的缝合线短。颅顶鳞的长比吻瑞至额鳞前缘的长度更长。颊鳞上缘椭圆形,长大于高。眼前鳞2~3片,不与额鳞相接。眼后鳞2片。前颞鳞2片。后颞鳞3片。上唇鳞9片。下唇鳞11片。体鳞25~25~19行。腹鳞233~259片,昆下鳞84~111对,头部褐黄色,从颊鳞至最后两个上唇鳞的上半部呈黑色横斑,状如黑眉。上唇和咽喉部黄色。背部呈橄榄色,有4条黑色纵纹,自颈部向后呈绳梯状斑纹。体侧前部有纵行的不规则的黑斑点,后半部渐扩大成黑色纵带。尾背黄色,尾下及体侧淡黄色。

生境分部多栖于屋内,以鼠、雀为食,无毒。分布河北至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

性味《纲目》:"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纲目》:"酿酒或入丸、散,主风癞,顽癣,恶疮。自死蛇渍汁,涂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烧灰,同猪脂涂风癣漏疮,妇人妒乳,猘犬咬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颔蛇

药材名称黄颔蛇

拼音Huánɡ Hàn Shé

英文名Striped racer

别名黄喉蛇、黄长虫、慈鳗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除去内脏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phe taeniurus Cope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捉,剖腹,除去内脏,盘起,干燥。

原形态黑眉锦蛇,体形较大,全长可达2m以上。头颈区分明显,上唇和咽喉部黄色,背面黄绿、灰绿或棕灰色,体前部背正中具黑色梯状横纹,体后黑色纵线延伸至尾末端,眼后具黑色眉纹,腹灰白色,但前端、尾部及体侧为黄色。眶前鳞1(2),其下方常有1-2枚小鳞,眶后鳞2(3);颞鳞2(1、3)+3(4、2、5),上唇鳞4-2-3(3-2-3、5-2-3)式。背鳞25(23)-25(23、21)-19-(17)行,中段9-17行微棱;腹鳞225-267;肛鳞2分,尾下鳞76-122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300-3000m的平原,丘陵及山地。以鼠、鸟、蛙等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甲状腺含甲状腺单碘酪氨酸脱磺酶(thyroidal monoiodotyrosine deiodinase)。

性味味甘;性温;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杀虫;解毒;退翳。主疠风;恶疮;疥癣;漏疮;目翳

用法用量内服:焙研,5-9g;或浸酒,20-40ml。外用:适量,浸洗或调涂。

注意《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凡惊癫痫疾,肝气不足者忌用。”

各家论述《纲目》:酿酒或入丸、散,主风癞,顽癣,恶疮。自死蛇渍汁,涂大疥。煮汁,浸臂腕作痛。烧灰,同猪脂涂风癣漏疮,妇人缺乳,猘犬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蓟罂粟子

    药材名称蓟罂粟子拼音Jì Yīnɡ Sù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采收和储藏:夏末果

  • 石莼

    《中药大辞典》:石莼药材名称石莼拼音Shí Chún别名石被(《连江县志》),纸菜(《广东新语》),海莴苣(《中国植物图鉴》),海白菜(《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石莼科植

  • 月桂子

    《中药大辞典》:月桂子药材名称月桂子拼音Yuè Guì Zǐ别名月桂实(《国药的药理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月桂的果实。原形态月桂(《本草拾遗》),又名:老利儿。常绿

  • 云南鸡矢藤

    药材名称云南鸡矢藤别名毛叶黄药、狗屁藤、臭屁藤来源茜草科云南鸡矢藤Paederia yunnanensis (Levl.) Rehd.,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云南。贵州。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消

  • 孔雀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孔雀草药材名称孔雀草拼音Kǒnɡ Què Cǎo别名小万寿菊、红黄万寿菊、红黄草、小芙蓉花、藤菊来源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孔雀草Tagetes patula L.,以全草入药。

  • 鸡蛋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蛋参药材名称鸡蛋参拼音Jī Dàn Shēn别名山鸡蛋、金线吊葫芦、牛尾参、补血草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 Kurz.

  • 榕树

    药材名称榕树拼音Rónɡ Shù别名细叶榕、成树、榕树须来源桑科榕属植物榕树Ficus microcarpa L. f.,以叶和气根(榕树须)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叶:微苦、涩

  • 云母

    《中药大辞典》:云母药材名称云母拼音Yún Mǔ别名云珠、云华、云英、云液,云砂、璘石(《本经》),云粉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千层玻(《四川中药志》)。出处《本经》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

  • 陈芥菜卤汁

    《中药大辞典》:陈芥菜卤汁药材名称陈芥菜卤汁拼音Chén Jiè Cài Lǔ Zhī别名腌芥卤(《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腌芥菜的陈年卤汁。性味《纲目拾遗

  • 臭黄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黄荆药材名称臭黄荆拼音Chòu Huánɡ Jīnɡ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 ligustroides Hems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