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黄缅桂

黄缅桂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缅桂

药材名称黄缅桂

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别名大黄桂、卖仲哈[傣]、黄桷兰、薝卜

来源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黄兰Michelia champaca L.,以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果夏秋采收,去皮晒干研粉。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根:祛风湿,利咽喉。用于风湿骨痛,骨刺梗喉。

果:健胃止痛。用于消化不良,胃痛。

用法用量根0.5~1两。泡酒服治风湿骨痛;或用根切片含口中,徐徐咽下药液治骨刺梗喉。

果研粉冲开水服,每用1~2分。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黄缅桂

药材名称黄缅桂

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别名大黄桂(《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卖仲哈(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黄兰。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米,嫩枝和叶柄均被淡黄色的平伏柔毛叶互生,薄革质,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7厘米,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楔形;叶柄长2~4厘米;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花单生于叶假,橙黄色,极香;花被片15~20,披针形;雄蕊的药隔顶端伸出成长尖头;雌蕊群柄长约3毫米。聚合果长7~16厘米;蓇葖倒卵状长圆形,外有白色斑点。种子有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部常栽培于村边、庭园中。分布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根含小白菊内酯0.3%。树皮含黄心树宁碱、鹅掌楸碱、木兰花碱等;又含β-谷甾醇。

药理作用黄心树宁碱对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分支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皆有显着的抑菌作用。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咽喉。

复方①治风湿骨痛:黄缅桂根五钱至一两。泡酒服。

②治骨刺卡喉:黄缅桂根切成薄片,每含一至二片,徐徐咽下药液,半小时后吐出药渣再换。(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黄缅桂

药材名称黄缅桂

拼音Huánɡ Miǎn Guì

别名黄兰、大黄桂、黄桷兰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黄兰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helia champac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挖取根部,除净泥土杂质,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10-20m,胸径达1m。幼枝、嫩叶和叶柄均被淡黄色平伏的柔毛。叶互生;叶柄细,长2-4cm;托叶痕达叶柄中部以上;叶薄革质;叶片披针状卵形或披针状长椭圆形,长10-20cm,宽4-9cm,先端长渐尖或近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楔形,两面绿色。花单生于叶腋,橙黄色,极香;花梗短而有灰色绒毛,花被15-20,披针形,长3-4cm;雄蕊多数,药隔伸出成长尖头;雌蕊心皮多数,分离,密被银灰色微毛,雌蕊群柄长约3mm。聚合果长7-15cm,(艹骨)(艹突)果倒卵状长圆形,长1-1.5cm,外有疣状突起。种子2-4有红色假种皮。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温暖气候。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和西藏等地。长江流域以南各地有栽培。

栽培喜温暖湿润环境和肥沃疏松的土壤。可用种子繁殖,种子一般在2星期内即丧失发芽力,故宜随采随播。种子每1kg约10000粒。亦可用空中压条或靠接方法繁殖。生长较快。

化学成分根含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1]。茎皮含氧代黄心树宁碱(oxoushinsunine),黄心树宁碱(ushinsun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

叶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芳樟醇乙酸酯(linalyl acetate),甲基庚烯酮(methyl heptenone),牻牛儿醇(geraniol)[4]。

药理作用黄心树宁碱对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属、分支杆菌以及枯草杆菌皆有显着的抑菌作用。

性味苦;性凉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利咽喉。主风湿痹痛;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

复方①治风湿骨痛: 黄缅桂根五钱至一两。泡酒服。②治骨刺卡喉: 黄缅桂根切成薄片,每含一至二片,徐徐咽下药液,半小时后吐出药渣再换。(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

  • 垂穗荛花

    药材名称垂穗荛花拼音Chuí Suì Ráo Huā别名金腰带、了哥王、鸡断肠、雀儿麻、山棉皮、野发麻、野棉花、雀子麻、地棉麻。来源药材基源:为瑞香科植物细轴荛花的花、根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

  • 红芋

    《中药大辞典》:红芋药材名称红芋拼音Hónɡ Yù别名红半夏、红岩芋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种植物零余芋的块茎或全株。秋、冬采集。切片晒干。原形态一年生宿根草本,高30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

  • 金钗

    药材名称金钗拼音Jīn Chāi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硬毛白珠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ultheria leucocarpeBl.va.hirsuta(D,Fang etN.K.Lian

  • 硼砂

    《全国中草药汇编》:硼砂药材名称硼砂拼音Pénɡ Shā别名月石来源硼砂矿经精制而成的结晶。炮制矿砂挖出后,溶于沸水中,滤去杂质,滤液放冷后析出结晶,取出干燥。性味甘、咸,凉。功能主治清热,

  • 长管蝙蝠草

    药材名称长管蝙蝠草别名蝴蝶草、半边月来源豆科蝙蝠草属植物长管蝙蝠草Christia constricta (Schindl.) T. Chen,以全株入药。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消肿,止痛

  • 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淡菜药材名称淡菜拼音Dàn Cài别名厚壳贻贝[壳菜]、贻贝[壳菜紫贻贝]、翡翠贻贝、扁顶蛤、菲律宾偏顶蛤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贻贝科厚壳贻贝Mytilus cr

  • 马蹄根

    《中药大辞典》:马蹄根药材名称马蹄根拼音Mǎ Tí Gēn别名马蹄蕨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植株高大。根状茎球形,肥大。大

  • 大膜盖蕨

    药材名称大膜盖蕨拼音Dà Mó Gài Jué英文名Immersed Leucosteg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大膜盖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ucost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