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鸡毛菜

鸡毛菜

药材名称鸡毛菜

拼音Jī Máo Cài

别名冻菜渣渣、浅水藻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ocladia tenuis Oka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藻体红紫色,软骨质,丛生,高5-15(-20)cm,主枝扁平,羽状分枝2-3次,较有规则,对生,也有少数互生,枝宽1-2mm,枝基部骤狭缩,末端钝尖,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枝略稀疏而长。髓部和皮层无明显界线,丝状细胞密集或散生于髓部,皮层中较少。四分孢子囊群先在末枝上形成圆斑,其后逐渐膨大成圆形,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向一面膨起,有一囊孔。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沿海。

性状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丛生,长5-15cm,软骨质。全体呈羽毛状。主枝扁平,有较规律的2-3次羽状分枝,多数呈对生。枝基部骤然收缩,顶端钝圆。上部分枝较密而短,下部分枝较稀而长。小枝上有时有略膨大的囊果。

化学成分含多糖,丙酮酸(pyrnvic acid),3,6-脱水半乳糖(3,6-anhydrogalactose),琼脂,蛋白质,无机盐和胆甾醇(cholesterol)。

性味咸;寒

归经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软坚化痰。主肺热痰结干咳;喉炎;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丁萝卜

    药材名称丁萝卜拼音Dīnɡ Luó Bo别名小山萝卜、苦丁、灰地菜、野莴苣、野苦菜、蛾子草、高脚蒲公英、九刀参、八楞麻[江苏]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台湾莴苣Lactuca taiwaniana

  • 滇缅古柯

    药材名称滇缅古柯别名东方古柯、古柯、细叶接骨丹来源古柯科滇缅古柯Erythroxylum kunthianum (Wall.) Kurz,以叶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南部。性味涩、微苦,温。功能主治为兴奋剂

  • 水白蜡树皮

    药材名称水白蜡树皮拼音Shuǐ Bái Là Shù P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小蜡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水白蜡"条。功能

  • 骨牌蕨

    药材名称骨牌蕨拼音Gǔ Pái Jué别名上树咳、瓜核草、骨牌草来源蕨类水龙骨科骨牌蕨Lepidogrammitis rostrata (Bedd.)Ching [L. subro

  • 鸭儿芹果

    《中药大辞典》:鸭儿芹果药材名称鸭儿芹果拼音Yā ér Qín Guǒ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鸭儿芹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鸭儿芹"条。性味辛,温。

  • 华南紫萁

    药材名称华南紫萁拼音Huá Nán Zǐ Qí英文名rhizome of Vachell's Interrupted Fern别名贯众、大凤尾蕨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

  • 二色补血草

    《中药大辞典》:二色补血草药材名称二色补血草拼音èr Sè Bǔ Xuè Cǎo别名燎眉蒿(《甘肃中草药手册》),补血草、扫帚草、匙叶草、血见愁(《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 鲤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鲤鱼药材名称鲤鱼拼音Lǐ Yú别名大鲤鱼、鲤来源鲤形目鲤科鲤鱼Cyprinus carpio L.,以全鱼入药。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功能主治消肿,利小便,镇咳平喘,下乳安胎

  • 茄叶

    《中药大辞典》:茄叶药材名称茄叶拼音Qié Yè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茄科植物茄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龙葵碱0.002~0.03%。全植物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呤、咪唑乙胺、澳洲茄胺

  • 对虾壳

    药材名称对虾壳拼音Duì Xiā Ké别名海虾壳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对虾科动物中国对虾、长毛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等多种对虾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na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