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鸟巢菌

鸟巢菌

药材名称鸟巢菌

拼音Niǎo Cháo J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鸟巢菌科真菌粪生黑蛋巢菌和隆纹黑蛋巢菌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yathus stercoreus (Schw.)de Toni [Nidularia stercorea Schw.]2.Cyathus striatus (Huds.ex Pers.) Willd.[Peziza striata Hud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1.粪生黑巢菌 包被杯状,高5-15mm。外向表层密被灰色或淡黄褐色毛绒,有时呈深棕色。内向表层平滑,深灰色、黑色,包被底部具多个黑色粒状包丸,称小包。小包扁圆形,直径约1-2mm,下部中央各有菌丝索固定于杯内底部。孢子生于小包内,孢子球形至广椭圆形,壁厚,近透明无色。(22-38)μm×(18-38)μm。

2.隆纹黑蛋巢菌 包被直径6-8mm,高7-12mm。外表面密被棕黄色毛绒,毛脱落后,露出明显的纵行条纹。内表面灰褐色。平滑,也具平行的纵列条纹。小包扁圆形,坚硬,直径1.5-2mm,多数相堆叠,黑色,外表有一层色淡而薄的外膜,壁的外层由色泽深褐的菌丝组成,其内壁即子实层。小包的一端各有一条菌丝索系于杯之底部。菌丝索长。随雨的袭击,乘水势而跃出,系于相应的基物上,孢子长椭圆形至卵圆形,透明无色。壁厚,直径(15-22)μm×(8-12)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草秆、堆肥粪土等有机肥料堆上。秋季习见。

2.生于枯枝、落叶或朽木上。夏、秋季多见。

资源分布:1分布于华北、西南及吉林、陕西、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

2.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1.粪生黑蛋巢菌 包被酒杯形,高5-15mm,直径3-5mm,外表面密被棕黄色、淡黄色或灰色粗毛,有时毛全脱并呈深褐色,无纵纹。内侧光滑,深灰褐色至近黑色。杯底有数个小包,黑色,扁圆,直径约2mm,壁的外层由褐色粗丝组成。

2.隆纹黑蛋巢菌 包被酒杯形,高7-12mm,直径6-8mm,外表面密被棕黄色至深棕黄色粗毛,毛脱落后,上部纵条纹明显可见。内侧灰色至褐色,具明显的平行纵纹。小包扁圆,直径1.5-2mm,黑色,其表面有一层淡色而薄的外膜,无粗丝组成的外壁。

化学成分子实体含隆纹菌素(striatin)A、B、C,隆纹菌醛(striatal)A、B。另外从培养中的子实体中还分离出算盘子酮(glochidone),算盘子酮醇(glochidonol),算盘子二醇(glochidiol),算盘子二醇二乙酸酯(glochidiol diacetate),鸟巢菌酸(cyathic acid),隆纹菌酸(striatic acid),鸟巢菌酮酸(cy-athadonic acid),表隆纹菌酸(epistriatic acid),五味子酮醇(schizandronol),7α-羟基五味子酮醇(7α-hydroxy schizandronol),五味子酮醇-8,13β-环氧化物(schizandronol-8,13β-oxide)。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健胃止痛。主胃气痛;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研末,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埋博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埋博树药材名称埋博树别名埋哥当牧[傣语]来源壳斗科埋博树Quercus kerrii Craib,以树皮、壳斗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温。功能主治涩肠止泻,解毒,截疟。主治

  • 褐带环口螺

    药材名称褐带环口螺拼音Hè Dài Huán Kǒu Luó来源药材基源:为环口螺科褐带环口螺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phorus martensianus Moelldendorff采

  • 天青地红

    药材名称天青地红拼音Tiān Qīnɡ Dì Hó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丰破血丹的根及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acrophila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

  • 红厚壳

    药材名称红厚壳拼音Hónɡ Hòu Ké英文名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别名琼崖海棠。出处始载于《唐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

  • 白云瓜叶

    药材名称白云瓜叶拼音Bái Yún G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蓝花土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remiayunnanensis(Church.et Gagnep.)R.c.fang

  • 秋葡萄

    药材名称秋葡萄拼音Qiū Pú Tɑo别名扁担藤、野葡萄来源葡萄科秋葡萄Vitis romaneti Roman.,以茎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河南、四川、贵州。性味甘、微涩,凉。功

  • 铁马鞭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马鞭药材名称铁马鞭拼音Tiě Mǎ Biān别名野花生来源豆科胡枝子属植物铁马鞭Lespedeza pilosa (Thunb.)Sieb. et Zucc.,以根及全株入药。夏

  • 毛青杠

    《中药大辞典》:毛青杠药材名称毛青杠拼音Máo Qīnɡ Gànɡ别名斩龙剑(《贵州民间方药集》),小紫金牛(《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红刺毛藤(《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民间

  • 鳞衣草

    药材名称鳞衣草拼音Lín Yī Cǎo别名蛇毛衣、大蛇疮药、牛膝琢、飞扬草、红四季草、野凉粉草藤、蛇疮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鳞花草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pidagathis inc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药材名称古钩藤拼音Gǔ Gōu 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