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鸟不宿

鸟不宿

药材名称鸟不宿

拼音Niǎo Bú Sù

别名鸟不踏、刺根白皮(汪连仕《采药书》),鸟不停(《周益生家宝方》),老虎草、昏树(《纲目拾遗》)。

出处汪连仕《采药书》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楤木茎枝

原形态原植物详"刺楸树皮"、"楤木"条。

性状刺楸的干燥树枝

多截成10~20匣米的小段,圆柱形,表面淡褐色,并有褐色圆点状皮孔和散生暗褐色的硬刺,刺尖锐,侧扁,略带光泽;断面中央可见白色的髓部。

②橡木的干燥茎枝

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至棕色,有细纵裂纹,并具不规则散在的灰白色角状刺,顶部大多已折断,刺基锥形。质坚硬,断面淡黄色,髓部约占茎粗的1/2。

性味①汪连仕《采药书》:"性温。"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追风,行血。治风湿痹痛,紫云风,胃痛。

①汪连仕《采药书》:"行血追风。治紫云风,大麻风,筋骨疼痛。"

②《纲目拾遗》:"追风定痛,有透骨之妙。治风毒流注,风痹,跌打,劳怯。下胎催生。"

③苏医《中草药手册》:"祛风湿,利关节,止痛。治腰膝关节酸痛,胃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注意孕妇慎服。

复方治腹水肝炎:鸟不宿叶五钱,瘦猪肉二两,同炖食。(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治疗麻风性神经痛:取鲜鸟不宿根茎用清水洗净切碎,每用5钱加水70毫升、酒30毫升,煎成50毫升为1剂。日服两次,每次1剂,可持续应用。痛止后再服2~3天。试治瘤型麻风神经痛8例,4例服药1~5剂后疼痛停止,3例服药3~5剂后疼痛显着减轻,1例因疼痛剧烈,效果不佳。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青竹蛇

    《中药大辞典》:青竹蛇药材名称青竹蛇拼音Qīnɡ Zhú Shé别名竹叶青、青竹丝(《动物学大辞典》)。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竹叶青的全体。原形态全长50~80厘米。头部

  • 双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双参药材名称双参拼音Shuānɡ Shēn别名对对参、肚拉、白都拉、萝卜都拉、西南囊苞花、一支蒿[四川西昌]、土洋参[四川木里]来源川续断科双参(囊苞花)属植物双参Triplost

  • 凤凰木

    药材名称凤凰木拼音Fènɡ Huánɡ Mù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Flamboyantree, twig and leaf of Royal poinciana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

  •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药材名称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胡桃叶

    《中药大辞典》:胡桃叶药材名称胡桃叶拼音Hú T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

  • 鲎尾

    《中药大辞典》:鲎尾药材名称鲎尾拼音Hòu Wěi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尾部。功能主治①《本草拾遗》:"尾灰断产后痢。"②《日华子本草》:"烧焦

  • 鹰爪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鹰爪莲药材名称鹰爪莲别名多头风毛菊、蒿枝黑药、鸡冠参、小蓟草[峨山]来源菊科鹰爪莲Saussurea heguensis C. B. Clarke [S. phyllocephal

  • 黑顶卷柏

    药材名称黑顶卷柏拼音Hēi Dǐnɡ Juǎn Bǎi英文名Blacktop Spikemoss别名红骨草、马尾草、百叶草、鸡脚草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

  • 蘼芜

    《中药大辞典》:蘼芜药材名称蘼芜拼音Mí Wú别名蕲莲、蘪芜(《尔雅》),薇芜(《本经》),江蒿(《上林赋》),芎藭苗(《别录》),川芎苗(《履巉岩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伞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