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马肉

马肉

《中药大辞典》:马肉

药材名称马肉

拼音Mǎ Ròu

出处《别录》

来源为马科动物

原形态马(《诗经》)

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头、面狭长,耳直立能动.前额阔,上披长毛如发.颈部长,有鬃毛,自头后沿颈背向下披垂。躯干部长,胸部比腹部宽大。四肢细长,下部有距毛,前肢腕骨上方和后肢跗骨下方,有一部分无毛而有坚固的灰白色胼胝体,俗称"夜眼"。足趾仅第3趾发达,成末端卵圆形的实性蹄;第2,第4趾均退化。尾自基部末端,具总状长毛,形如尘拂。

性味甘酸,寒。

①《别录》:"味辛苦,冷。"

②《日用本草》:"味酸辛,冷。"

③《本经逢原》:"辛,温。"

④《医林纂要》:"甘酸,寒。"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除热下气,长筋,强腰脊。脯疗寒热痿痹。"

②《食疗本草》:"主肠中热。"

注意①《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

②《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③《日华子本草》:"马肉忌苍耳生姜。"

复方①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

②治头店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马肉

药材名称马肉

拼音Mǎ Ròu

英文名Meat of Equine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纲目》:食马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

来源药材基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us caballus orientalis Noack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剥去皮,除去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m,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马属草原动物,善奔驰,草食。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性味味甘;酸;辛;性微寒

归经肝;脾经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除热。主寒热痿痹;筋骨无力,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外用:煮汁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1.《雷公炮炙论》:“马自死,肉不可食。五月勿食,伤神。”2.《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3.《食疗本草》:“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着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炙,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4.《本草拾遗》:“妇人怀妊不得食马。”5.《日华子》:“此肉只堪煮,余食难消。不可多食。忌苍耳生姜。”6.《饮食须知》:“妊妇食之,令子过月难产。乳妇食之,令子疳瘦。食马肉毒发而心闷者,饮芦根汁,或嚼杏仁或煎甘草汤解之。”7.《医林纂要·药性》:“动风发毒。”

复方1.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兵部手集方》)2.治头疮白秃:马肉煮汁洗。(《圣惠方》)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苦杏仁

    《中国药典》:苦杏仁药材名称苦杏仁拼音Kǔ Xìnɡ Rén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 armeniaca L

  • 多花筋骨草

    药材名称多花筋骨草拼音Duō Huā Jīn Gǔ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Manyflower Bugle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多花筋骨草的全草。拉丁植物

  • 石蟾蜍

    药材名称石蟾蜍拼音Shí Chán Chú别名瓜蒌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趾叶栝楼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nthes Merr.et Chun.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

  • 夜合花

    《中药大辞典》:夜合花药材名称夜合花拼音Yè Hé Huā别名夜香木兰(《广州植物志》)。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夜合花的花朵。4~5月采摘,晒干。原形态常绿秃净灌木,

  • 橙黄玉凤花

    药材名称橙黄玉凤花拼音Chénɡ Huánɡ Yù Fènɡ Huā英文名all-grass of Redclawed Habenaria别名飞花羊、鸡母虫药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

  • 油茶根皮

    药材名称油茶根皮拼音Yóu Chá Gēn Pí出处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的根皮,全年可采,洗净晒干收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茶子心&qu

  • 鳖脂

    《中药大辞典》:鳖脂药材名称鳖脂拼音Biē Zhī别名鳖膏(《本草拾遗》),鳖油(《现代实用中药》)。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中华鳖的脂肪。功能主治①《本草蒙筌》:"眼睫倒毛签入,可资除害

  • 柿叶

    《中药大辞典》:柿叶药材名称柿叶拼音Shì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

  • 红粘谷

    药材名称红粘谷拼音Hónɡ Zhān Gǔ别名老粘谷、风迎花、红苋莱、白苋菜、银苋菜、田银苋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aranthus paniculatusL.采

  • 干蟾

    药材名称干蟾拼音Gān Chán别名癞蛤蟆、蟾蜍皮来源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