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青脚莲

青脚莲

药材名称青脚莲

拼音Qīnɡ Jiǎo Lián

英文名different-leaved Arisaema

别名铁灯台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奇异南星的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isaema decipiens Scnott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奇异南星,多年生草本。根茎圆柱形,长5-6cm。鳞叶线状披针形,锐尖。叶2,叶柄长30-90cm,至中部具鞘,杂色,鞘楠部斜截形;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5-7,椭圆状披针形,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表面绿色,背面粉绿色;中裂片具长2.5-5cm的柄,连尖头长20-29cm,宽7-12cm;侧裂片向两侧渐小,最外2枚基部多少联合。花序柄杂色,短于叶柄;佛焰苞管部圆柱形,杂色长5-6cm,粗1-2cm,喉部稍展开,不外卷;檐部和圆状披针形,靠边缘杂紫色。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2.5cm粗6mm;附属器具短柄,基部增粗,近截形,向上渐细,直立,伸出喉外,先端有时螺状卷曲;雄花具短柄,雄蕊3;雌花序圆锥形,附属器同雄花序;雌花密集,子房倒卵形,先端截平呈四边形,柱头无柄,盘状。浆果有种子3。种子倒卵形,长5mm。花期9月,果期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80-34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无名肿毒;痈疽;乳痈;毒蛇咬伤;鼠咬伤;蜂、蝎螫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本品有毒,仅作外用。外敷后一般有微痒感觉,如果痒极难忍,则应停用。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茎:味苦、麻,性寒,有毒。有散毒消肿、杀菌消炎的功能。用于无名肿毒、乳腺炎,痈疽,毒蛇咬伤,蜂蝎螫伤,蜘蛛和老鼠咬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八角

    《中药大辞典》:水八角药材名称水八角拼音Shuǐ Bā Jiǎo别名花鸡公、一口血、枫香细辛(《四川中药志》),裂叶秋海棠、虎爪龙、水黄连、水蜈蚣、风吹不动(《江西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秋

  • 木槿叶

    《中药大辞典》:木槿叶药材名称木槿叶拼音Mù Jǐn Yè出处《履巉岩本草》来源锦葵科植物本槿的叶片。性味①《品汇精要》:"性平,无毒。"②《本草汇言》:&qu

  • 大叶楠根

    《中药大辞典》:大叶楠根药材名称大叶楠根拼音Dà Yè Nán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楠的根。原形态大叶楠,又名:豪樟、竹叶槁;落叶桢楠。常绿小

  • 滇茜草

    药材名称滇茜草拼音Diān Qiàn Cǎo别名小茜草、滇紫参来源茜草科滇茜草Rubia yunnanensis (Franch.)Diels,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

  • 蚌兰叶

    《中药大辞典》:蚌兰叶药材名称蚌兰叶拼音Bànɡ Lán Yè别名红蚌兰叶(广东中药》Ⅱ)出处《广东中药》Ⅱ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紫万年青的叶。春、秋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原

  • 倒扎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倒扎龙药材名称倒扎龙拼音Dǎo Zhā Lónɡ别名过江龙来源蔷薇科倒扎龙Rubus wilsonii Duthie,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凉。功能主治止痛

  • 北方点地梅

    药材名称北方点地梅拼音Běi Fānɡ Diǎn Dì Méi别名雪山点地梅、喉咙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北点地梅的带根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drosace septentrionaii

  • 杜仲藤叶

    药材名称杜仲藤叶拼音Dù Zhònɡ Ténɡ Yè别名藤杜仲叶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杜仲和毛杜仲藤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araharium micranthum(A.DC.)Pier

  • 两面青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面青药材名称两面青拼音Liǎnɡ Miàn Qīnɡ别名甲满来源紫金牛科两面青Maesa indica (Roxb.)A.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

  • 小对叶草

    药材名称小对叶草拼音Xiǎo Duì Yè Cǎo别名小连翘、对月草来源金丝桃科金丝桃属植物小连翘Hypericum erectum Thunb.,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晒干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