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绿麻根

野绿麻根

药材名称野绿麻根

拼音Yě Lǜ Má Gēn

别名牡丹三七、华艾麻草、红禾麻根、铁秤铊、红火麻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珠芽艾麻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portea bulblfera(Sieb.etZucc.)Wedd.[L.terminalisWight;L.sinensisC.H.Wright;L.bulb-ifera Wedd.var.sinensisChie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80cm。根纺锤形。有棱,疏生螫毛。单叶互生;叶柄长3-6cm,有稀疏螫毛;通常托叶腋生出1-3个褐色小珠芽;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8-13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叶缘有圆齿状锯齿。雌雄同株,雌雄花均成圆锥花序;雄花序腋生,长达4cm;雄花被4-5裂,白色,雄蕊与花被裂片同数而对生,退化子房杯状;雌花序顶生,长达15cm,通常向一侧分枝,密生短毛,雌花有短柄,雌花被4全裂,不相等,淡绿色,内侧2片,花后增大;子房初直立,后斜生,柱头线形。瘦果圆倒卵形,扁平,长2.5-3mm。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林边山谷。

资源分布: 分布于东北、西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根茎连接成团块状,大小不等,灰棕色或棕褐色,上面有多数茎的残基和孔洞。根簇生于根茎周围,呈长圆锥形或细长纺锤形,扭曲,长6-20m,直径3-6mm。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具细纵皱纹,有纤细的须根或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浅红棕色。气微,味微苦、涩。

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晒干或烘干。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疼痛;月经不调;劳伤乏力;肾炎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井边草

    药材名称井边草拼音Jǐnɡ Biān Cǎo别名黑枸杞、凤尾草、井口边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粗糙凤尾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cretica L.var.laeta(W

  • 栀子叶

    《中药大辞典》:栀子叶药材名称栀子叶拼音Zhī Zi Yè别名黄枝叶(《生草药性备要》)。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栀子"条。化学成分叶

  • 石脑油

    《中药大辞典》:石脑油药材名称石脑油拼音Shí Nǎo Yóu别名石漆(《博物志》),猛火油(《昨梦录》),雄黄油、硫黄油(《纲目》),地脂(《方镇编年录》),泥油(《纲目拾遗》)

  • 酸猴儿

    药材名称酸猴儿拼音Suān Hóu ér英文名Faber Fordiophyton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异药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ordiophyton fa

  • 布朗耳蕨

    《中药大辞典》:布朗耳蕨药材名称布朗耳蕨拼音Bù Lǎnɡ ěr Jué别名睬甲哈乌(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8~9月采挖,切段,晒干。原

  • 省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藤药材名称省藤别名红藤、赤藤、黄藤来源棕榈科省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 (Hance) Becc.[Calamus margaritae Hance],以茎

  • 福建排草

    药材名称福建排草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别名刘海节菊出处本品以刘海节菊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清曰:"刘海节菊,似黄花刘寄奴而茎叶细瘦。花亦无长蕊。"观其附图,与福建过路黄极相似。来

  • 两指剑

    药材名称两指剑别名千打捶、山香圆、七寸钉来源省沽油科两指剑Turpinia arguta See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跌打扭

  • 沙前胡子

    药材名称沙前胡子拼音Shā Qián Hú Zǐ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8~9月种子成熟时采收。功能主治理气,健胃。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

  • 龙虾

    药材名称龙虾拼音Lónɡ Xiā英文名Prawn or lobster别名大红虾、海虾、红虾出处出自《本草纲目》1.《本草拾遗》:大红虾生临海、会稽,大者长一尺,须可为替。2.《北户录》:红虾出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