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追风伞

追风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追风伞

药材名称追风伞

拼音Zhuī Fēnɡ Sǎn

别名四块瓦[四川]

来源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伞叶排草Lysimachia trientaloides Hems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辛,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散瘀。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追风伞

药材名称追风伞

拼音Zhuī Fēnɡ Sǎn

别名惊风伞(《贵州民间方药集》),一把伞(《贵阳民间药草》),公接骨丹(《贵州草药》)。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报春花科植物狭叶排草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须根淡黄色。茎丛生,不分枝,近基部红色,有柔毛。上部绿色,节稍膨大,有短柔毛。茎下部叶退化,很小,如鳞片状,对生;茎顶叶轮生,多为4~7片,大小不等,圆形至倒卵形,长4~14厘米,宽2~10厘米,先端急尖,全缘,稍成皱波状,基部阔楔形至狭楔形,上面光绿,下面淡绿;叶柄无,或极短,枣红色。花簇生于茎顶;花萼合生成球形,上部5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淡绿色;花冠黄色,5深裂;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内;子房红色,花柱细长,1室,胚珠多数,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低山区阴湿林下及沟边。分布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②《贵州草药》:"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打损伤,小儿惊风。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驱风镇静,治风湿疼痛,半身不遂。"

②《贵阳民间药草》:"根:驱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③《贵州植药调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④《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

复方①治风湿麻木:追风伞根五钱,红活麻五钱,大风藤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二两。

②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二两。煎水服,每天一服;煎水服三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

③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三钱,金钩连三钱。煎水服。

④治脚抽筋:追风伞根二两,伸筋草五钱。煨猪肉吃。(①方以下出《贵阳民间药草》)

⑤治跌打劳伤:追风伞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

⑥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各等分。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一日一换。(《贵州草药》)

备注本品的全草,在四川地区与金粟兰科植物宽叶金粟兰及报春花科植物重楼排草的全草,同作四块瓦使用。参见"四块瓦"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追风伞

药材名称追风伞

拼音Zhuī Fēnɡ Sǎn

别名惊风伞、一把伞、公接骨丹、破凉伞、背花草、灯台单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狭叶落地梅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paridiformis Franch.var.Stenophylla Fran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上草本,高20-50cm。须很淡黄色,数条丛牛。茎基都红色,上那绿色,节间长,节处稍膨大,有短柔毛。叶6-18片轮生茎端,近于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16cm,宽1.2-5cm。先端渐失或短渐尖,基部渐狭,枣红色,有柔毛,全线,稍成皱波状;茎下部叶退化成鳞片状或有时发育成正常叶,但较顶部叶远小,对生或3枚轮生。花6至多朵集生茎端成伞形花序,有时亦生于近顶端1-2轮鳞片状叶腋中;花梗可达3cm,密被褐色腺体;花萼5深裂,裂片线状披针形,淡绿色;花较大,花冠钟状,黄色,长可达17mm,5裂,裂片长圆形,通常有黑色腺条;雄蕊5,长约为花冠的一半,花丝下部合生成筒;子房上位,卵珠形,红色,1室,花柱细长。蒴果球形。花期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灌木林不及沟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小儿惊风;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成泡酒泡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复方①治风湿麻木:追风伞根五钱,红活麻五钱,大风藤一两。泡酒半斤,每次服二两。②治风湿瘫痪:追风伞根、藤五加、大风藤、阎王刺、姨妈菜各二两。煎水服,每天一服; 煎水服三次后,再煎水洗,连续使用。③治小儿惊风:追风伞根三钱,金钩连三钱。煎水服。④治脚抽盘:追风伞根二两,伸筋草五钱。煨猪肉吃。(①--④方均出《贵阳民间药草》)⑤治跌打劳伤:追风伞根一两。泡酒服。(《贵州草药》)⑥治骨折:追风伞、岩豇豆、红四块瓦各等分。晒干研末,调酒外包;若破口骨折,用开水调敷包扎,一日一换。(《贵州草药》)

各家论述1.《贵州民间方药集》:全草:驱风镇静,治风湿疼痛,半身不遂。

2.《贵阳民间药草》:根:驱风行血,治风湿瘫痪,小儿惊风。

3.《贵州植药调查》:全草:治跌打,接骨。

4.《贵州草药》:祛风除湿,活血化瘀,定惊,生肌。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醋栗

    药材名称醋栗拼音Cù Lì别名狗葡萄、山麻子、灯笼果来源虎耳草科醋栗Ribes mandshuricum (Maxim.)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

  • 石脑油

    《中药大辞典》:石脑油药材名称石脑油拼音Shí Nǎo Yóu别名石漆(《博物志》),猛火油(《昨梦录》),雄黄油、硫黄油(《纲目》),地脂(《方镇编年录》),泥油(《纲目拾遗》)

  • 飞蛾七

    药材名称飞蛾七拼音Fēi é Qī英文名herb of Smallfruit Meadowrue别名飞蛾七、岩风七、老虎香、狗尾升麻、雨点草、血经草、石黄草、石笋一枝花出处始载于《药学学报》。来源药材

  • 四块瓦

    《全国中草药汇编》:四块瓦药材名称四块瓦拼音Sì Kuài Wǎ别名四叶对[江西]、四叶细辛、万根丹、灯笼花[吉林]、分叶芹来源为金粟兰科金粟兰属植物银线草Chloranthus

  • 猪血

    《中药大辞典》:猪血药材名称猪血拼音Zhū Xuè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血。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猪血含水分95%,蛋白质4.3%,脂肪0.2%,碳

  • 红毛走马胎

    《中药大辞典》:红毛走马胎药材名称红毛走马胎拼音Hónɡ Máo Zǒu Mǎ Tāi别名毛膏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红胆(《贵州植药调查》),红毛针、毛罗伞、老虎舌、铺地毡、

  • 猪肤

    《中药大辞典》:猪肤药材名称猪肤拼音Zhū Fū别名猪皮(《汤液本草》)。出处《汤液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皮肤。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化学成分含水分46%,蛋白质26.4%

  • 东廧子

    药材名称东廧子拼音Dōnɡ Sè Zǐ别名沙蓬米、沙米、登相干、登粟、吉刺儿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2.《康熙几暇格物编》:沙蓬米,凡沙地皆有之,鄂尔多斯所产尤多。枝叶丛生如蓬,米似胡麻而小。作为粥

  • 白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皮药材名称白皮拼音Bái Pí别名牛千斤来源卫矛科白皮Euonymus tengyuehensis W. W. Smith,以皮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淡,平

  • 广西九里香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