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轮叶棘豆

轮叶棘豆

《全国中草药汇编》:轮叶棘豆

药材名称轮叶棘豆

拼音Lún Yè Jí Dòu

别名打夏

来源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的全草。7~9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止泻镇痛。用于创伤出血,疮疖肿痛,肠炎腹泻;外用可消肿止痛,止血。

用法用量1~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轮叶棘豆

药材名称轮叶棘豆

拼音Lún Yè Jí Dòu

别名莪大夏(藏名)

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全草。7~9月采收。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粗壮,根皮暗褐色。茎极短,外面被宿存的托叶与叶柄所包被。羽状复叶密集,长5~20厘米;托叶披针形,与叶柄基部连合,密被白色绵毛;小叶很小,多而密,每3~6小叶轮生,卵形或近圆形,长约0.3~0.5厘米,下面疏被绵毛和疣状腺体。总状花序有5~15朵花;花梗与复叶近等长,密被白色绵毛;萼管状,长约1厘米,疏被黑色和白色绵毛及腺体;花冠蓝紫色。荚果长椭圆形,微弯,无毛,有疣状腺体。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干燥的山坡。分布西藏等地。

性味性凉,味苦。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止泻镇痛。治创伤出血,疮疖发炎,肠炎腹泻。外用可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轮叶棘豆

药材名称轮叶棘豆

拼音Lún Yè Jí Dòu

英文名all-grass of Whorlleaf Crazyweed

别名打夏。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轮叶棘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le

采收和储藏:7-9月采集全草,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轮叶棘豆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0-15cm。茎极短缩,长约2-3cm,基部被宿存的托叶和叶柄所包。叶长4-5cm;托叶披针形,膜质,密被淡黄色长柔毛和腺点;叶柄与叶轴疏被长柔毛和腺点;小叶多数,轮生,卵形或长圆形,长2-3cm宽约1mm,边缘内卷,两面密被短柔毛和腺点。花3-6朵排成总状花序;总花梗短于叶,密被长柔毛和腺点;苞片卵形,长约1cm,密生腺点;花萼长约1.4cm密被白色、黑色的长柔毛和腺点,萼齿长及萼管的1/4;花冠紫色,旗长约2.4cm,翼瓣长编印2cm,龙骨瓣与翼瓣近等长,先端的喙长约2mm;子房密被绢质长柔毛。荚果镰状长圆形,长约2-3cm,宽5-7mm,被白色或与黑色混杂的长柔毛和疣状腺点。花、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500-5200m的山坡碎石地、山顶、山坡草地、河滩、湖盆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四川、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钙、钾、钠等无素。

性味凉;苦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止泻;止血;解毒消肿。主肠炎腹泻;创伤出血;疮疖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草威灵

    《中药大辞典》:草威灵药材名称草威灵拼音Cǎo Wēi Línɡ别名小黑药、葳灵仙(《滇南本草》),黑根(《贵州民间药物》),草灵仙(《昆明民间常用草药》),铜脚葳灵(《云南中草药选》),黑

  • 缅茄

    《中药大辞典》:缅茄药材名称缅茄拼音Miǎn Qié别名沔茄(《灵秘丹药笺》),木茄(《粤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豆科植物缅茄的种子。原形态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灰褐色,有灰白大斑点

  • 对马耳蕨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马耳蕨药材名称对马耳蕨拼音Duì Mǎ ěr Jué来源蕨类鳞毛蕨科对马耳蕨Polysticum tsus-simense (Hook.) J. Smith,

  • 鸐雉

    药材名称鸐雉拼音Dí Zhì英文名Long-tailed Pheasant别名翟、山雉、翟鸡、山鸡、鸐鸟出处出自《食疗本草》。《纲目》:翟,美羽貌。雉居原野,翟居山林,故得山名。大者为鹅。山鸡有四种,

  • 大毛桐子根

    《中药大辞典》:大毛桐子根药材名称大毛桐子根拼音Dà Máo Tónɡ Zǐ Gēn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毛桐的根。原形态毛桐,又名:红吊福、沉沙木、紫糠木、

  • 山白蜡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白蜡条药材名称山白蜡条别名山杨柳、白蜡条来源杨柳科山白蜡条Salix inamoena Hand.-Mazz.,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涩,微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角花翠雀

    药材名称角花翠雀别名虎耳兰来源毛茛科翠雀花属植物角花翠雀Delphinium ceratophorum Franch.,以根入药。秋季采挖,去掉茎叶,洗净晒干。性味辛,热。有毒功能主治镇痛。用于跌打肿

  • 羊屎条花

    药材名称羊屎条花拼音Yánɡ Shǐ Tiá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忍科植物烟管荚蒾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烘干。原形态烟管荚蒾

  • 滇南千里光

    药材名称滇南千里光拼音Diān Nán Qiān Lǐ Guānɡ英文名all-grass of Ho Groundsel别名松筋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滇南千里光的

  • 桐叶

    药材名称桐叶拼音Tónɡ Yè别名白桐叶(《本草经集庄》)。出处《本经》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泡桐或毛泡桐的叶。化学成分毛泡桐叶含熊果酸,并含糖甙及多酚类。药理作用熊果酸不仅在化学上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