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豆瓣香

豆瓣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豆瓣香

药材名称豆瓣香

别名千年矮、豆瓣叶、山桂花

来源木犀科豆瓣香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Siphon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 Stapf],以叶、皮入药。

生境分部云南、四川、贵州。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止血生肌。慢性气管炎;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扭伤疼痛等。

用法用量配方用,3钱;外用,鲜皮、叶适量,捣烂外包,复位后,于骨折患处,三、五天换药一次;或研末外用或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豆瓣香

药材名称豆瓣香

拼音Dòu Bàn Xiānɡ

别名千年矮、豆瓣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山桂花的叶及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anthus delavayi Franch.[Slphono-mantkus delavayi(Franch.)Stapf]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达5m。小枝灰褐色,密被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3mm,被柔毛,或至少幼时被柔毛;叶片厚革质,长圆形。宽椭圆形或宽卵形,长1-2.5cm,宽1-1.5cm,先端锐尖至钝,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叶缘具锐尖锯齿,齿长约1mm,腺点在两面呈小针孔状凹点或小针尖状突起,沿上面中脉被柔毛,近叶柄处尤密。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小枝顶端,每腋内具4-8朵花;苞片宽卵形,先端锐尖,稍被柔毛,边缘具睫毛,通常早落;花芳香;花萼长2-4mm,裂片与萼管几等长,具睫毛,花冠白色,花冠管长6-10mm,径1-2mm,裂片长4-6mm;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花丝长约2mm,药隔延伸成一明显小尖头;雌蕊长3-4mm,花柱长约2.5mm,柱头明显2裂。果椭圆状卵形,长1-1.2cm,呈蓝黑色。花期4-5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杂木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法痰止咳;化瘀止血。主慢性气管炎;跌伤瘀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羊角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角参药材名称羊角参拼音Yánɡ Jiǎo Shēn别名臭儿参、野白芨来源百合科黄精属植物甘肃黄精Polygonatum kansuense Maxim.,以根状茎入药。

  • 鹤顶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鹤顶兰药材名称鹤顶兰别名大白及[广西南宁]来源兰科鹤顶兰Phaius tankervilliae (Aiton) Blume,以假鳞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台湾、云南。性味微辛

  • 大葫芦

    药材名称大葫芦别名葫芦壳来源葫芦科大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 (Molina) Standl. var. gourda Ser.,以果皮入药。生境分部华东。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利湿消

  • 鸭胆子

    药材名称鸭胆子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鸭胆子树的成熟种子。性味苦,寒。归经入大肠经。功能主治治痢,抗疟。用于久痢、休息痢、疟疾。用法用量去壳取仁(切勿将仁敲破,以胶囊或桂圆肉或馒头皮包果吞服。治痢,每次用

  • 米露

    《中药大辞典》:米露药材名称米露拼音Mǐ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新米或稻谷的蒸馏液。功能主治①《广和堂帖》:"和中纳食,清肺开胃。"②《纲目拾遗》:"大补脾

  • 棕叶狗尾草

    药材名称棕叶狗尾草别名涩船草来源禾本科棕叶狗尾草Setaria palmifolia (Koen) Stapf,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华南、西南。功能主治主治脱肛、子宫下垂。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钓樟根皮

    《中药大辞典》:钓樟根皮药材名称钓樟根皮拼音Diào Zhānɡ Gēn Pí别名光狗棍根皮(《常用中草药配方》)。出处《别录》来源为樟科植物大叶钓樟的根或根皮。原形态大叶钓樟,又

  • 牙痈草

    《中药大辞典》:牙痈草药材名称牙痈草拼音Yá Yōnɡ Cǎo别名破布草、破布粘、大号疟草、一条龙、母一条根、半边龙。出处福建来源为紫草种植物披针叶琉璃草的全草。5~8月采收,晒干。原形态二

  • 莴苣

    《中药大辞典》:莴苣药材名称莴苣拼音Wō Jù别名莴苣菜(《肘后方》),千金菜(《清异录》),莴笋(《滇南本草》),莴菜(《纲目》),蕂菜(《河北药材》)。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菊科植物莴苣

  • 豉汁

    药材名称豉汁拼音Chǐ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淡豆豉加入椒、姜、盐等的加工制成品。制法《纲目》:"用好豉三斗。清麻油熬令烟断,以一升拌豉,蒸过摊冷晒干,拌再蒸,凡二遍。以白盐一斗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