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观音茶

观音茶

药材名称观音茶

拼音Guān Yīn Chá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毛银露梅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tentilla glabra Lodd. Var. mendshurica(Maxim.)Hand.Mazz.[P.arbuscula D.Don var.veichii(Wils.)N.T.Liou]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叶,晒干。

原形态白毛银露梅,灌木,高0.3-2m。树生纵向剥落。小枝灰褐色或紫褐色,被稀疏柔毛。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通常具小叶2对,偶为3小叶,上面1对小叶基部下延与轴汇合;叶柄被疏柔毛;托叶膜质,被毛或几无毛;小叶片椭圆形、倒久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0.5-1.2cm,宽0.4-0.8cm,先端圆钝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殂,全缘,两面绿色,上面或多或少伏生柔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或绢毛。花两性;顶生单花或数花;花梗细长,被疏柔毛;花直径1.5-2.5cm,萼片5,卵形;副萼片5,披针形、卵形,先端圆钝;花柱近基生。瘦果,表面被毛。花、果期5-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3400m的干旱山坡、沟谷、岩石坡、灌丛及杂木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及陕西、甘肃、青海、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暑;和胃;调经;止带。主暑热眩晕;胃气不和;饮食停滞;月经不调;带下不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薸

    药材名称大薸别名母猪莲、水浮莲来源天南星科大薸属植物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以叶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辛,凉。功能主治祛风发汗,利尿解毒。用于感冒,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痛,皮

  • 白马鬃铃花

    药材名称白马鬃铃花拼音Bái Mǎ Zōnɡ Línɡ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大白花杜鹃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dendron decorum Franch.采收和储藏:春季花

  •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性味根:苦,寒。种仁:苦,平。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

  • 鬼臼

    药材名称鬼臼拼音Guǐ Jiù别名爵犀、马目毒公、九臼(《本经》),天臼、马目公、解毒(《吴普本草》),术律草(《丹房鉴源》),羞天花、羞寒花(《益部方物略记》),害母草(《本草图经》),八

  • 乌脚枪

    药材名称乌脚枪拼音Wū Jiǎo Qiānɡ别名铁鲁箕、黑脚蕨、黑骨芒箕、大猪毛七、旱猪毛七、过坛龙来源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

  • 水朝阳花

    药材名称水朝阳花拼音Shuǐ Zhāo Yánɡ Huā别名旋覆花、水旋复、水葵花、金佛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水朝阳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nula helianthus-aquatica C.

  • 臭辣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辣树药材名称臭辣树拼音Chòu Là Shù别名野米辣、野吴芋、臭桐子树来源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臭辣树Euodia fargesii Dode,以果入

  • 白暨豚

    药材名称白暨豚拼音Bái Jì Tún英文名suckling pig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

  • 红五加

    药材名称红五加拼音Hónɡ Wǔ Jiā别名五爪龙、大血藤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毛枝崖爬藤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木质藤本,有卷须。叶互生,具长柄;叶常为指状或叉指状,有小叶5~7枚

  • 家麻树

    药材名称家麻树拼音Jiā Má Shù英文名Woolly Sterculia别名家麻桐、九层皮。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梧桐科植物家麻树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r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