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蛇目菊

蛇目菊

药材名称蛇目菊

拼音Shé Mù Jú

英文名all grass of Planis corepsis

别名孔雀草波斯菊、痢疾草

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两色金鸡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repsis Tinctoria Nutt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原形态两色金鸡菊 一年生草本,高60-120cm。茎直立,具细棱,无毛,上部稍有分枝。叶对生:叶片二回羽状分裂,裂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下部和中部叶有柄;上部叶少有分裂,无叶柄。头状花序生于枝端,直径约3cm,梗纤细,长3-8cm;总苞片2层,外层总苞片较内层稍短,为线状长椭圆形,长约2mm,内层总苞片卵圆形,长5-6mm;舌状花1层,不育或少育,舌片黄色或上部黄色,基部呈深棕色,倒卵形,先端3浅裂;管状花两性,能常阴孕育,棕红色。瘦果线状长椭圆形,稍弯曲,无翅,无芒。花期6-8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原产北美。

化学成分根含十三碳-11-烯-3,5,7,9-四炔(tridec-11-en-3,5,7,9-tetrayne),顺式-苯基庚-2-烯-4,6-二炔-1-醇-乙酸酯(cis -7-phenylhept-2-en-4,6-diyn-1-ol acetate)[1],1-羟基丁香油酚-4-异丁酸酯(1-hydroxy-eugenol-4-isobutyrate),1,2-环氧(Z)-松柏醇-4-异丁酸酯[1,2-epoxy-(Z)-coniferyl alcohol-4-isobutyrate][2,3。双含黄酮甙:黄诺马甙(flavanomarein)[4]。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湿热;解毒消痈。主湿热痢疾;目赤肿痛;痈肿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化湿的功能。用于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苕母子

    药材名称红苕母子拼音Hónɡ Tiáo Mǔ Zǐ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番薯"条。功能主治《四川中药志》:"

  • 水流豆

    《中药大辞典》:水流豆药材名称水流豆拼音Shuǐ Liú Dòu别名水流兵(《生草药性备要》),水罗豆、水刀豆(《广东中医》5(12):556,1960)。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

  • 冷水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丹药材名称冷水丹拼音Lénɡ Shuǐ Dān别名高足细辛来源马兜铃科马蹄香属植物马蹄香Saruma henryi Oliv.,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夏秋挖根,洗净晒干或

  • 罂粟嫩苗

    《中药大辞典》:罂粟嫩苗药材名称罂粟嫩苗拼音Yīnɡ Sù Nèn Miáo出处《纲目》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嫩苗。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罄粟"条。化学成

  • 篦子三尖杉

    药材名称篦子三尖杉拼音Bì Zǐ Sān Jiān Shān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种子和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采收和储藏:枝叶

  • 糯芋

    《中药大辞典》:糯芋药材名称糯芋拼音Nuò Yù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根。秋季采集,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云南中草药》:"辛苦,热,小毒。"

  • 水麻tiao

    药材名称水麻tiao拼音Shuǐ Má tiao别名藏氏蓼、凹叶蓼、水犁壁草、火烫草、拉拉草、红降龙草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

  • 柚核

    《中药大辞典》:柚核药材名称柚核拼音Yòu Hé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柚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柚"条。化学成分含黄柏酮、黄柏内酯、去乙酰闹米林。

  • 青通草

    药材名称青通草拼音Qīnɡ Tōnɡ Cǎo别名小通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白粉青荚叶的萌发枝条的茎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wingia japonica (Thunb.)Di-etr.v

  • 良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良藤药材名称良藤别名滚天龙、山豆根来源为防己科轮环藤属植物轮环藤Cyclea racemosa Oliv.,以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理气,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