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蘡薁

蘡薁

《全国中草药汇编》:蘡薁

药材名称蘡薁

拼音Yīnɡ Yù

别名葡萄、山葡萄

来源葡萄葡萄属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 Zncc. var. adstricta (Hance)Gagnep.],以全株,或根、茎、叶入药。全年可采,将根、茎、叶分别晒干或鲜用,果成熟时摘下,晒干。

性味酸、甘、涩,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肺脓疡,多发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疮疡肿毒,中耳炎,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0.5~2两,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或绞汁滴耳。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蘡薁

药材名称蘡薁

拼音Yīnɡ Yù

别名薁(《诗经》),燕薁、蘡舌(《广雅》),山葡萄(《唐本草》),山蒲桃(《本草拾遗》),野葡萄藤、木龙(《百一选方》),烟黑(《救荒本草》),接骨藤(《贵州民向方药集》),甘古藤、酸古藤、禾黄藤(《中医药实验研究》),猫眼睛(《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禾花子藤(《江西民间草药》),猫耳藤、山红羊、山苦瓜(《泉州本草》)。

出处《唐本草》

来源葡萄科植物蘡薁茎叶。7~8月采收。

原形态落叶藤本。枝条细长,有棱角,幼枝密被深灰色或锈色绒毛。树皮不具皮孔,为长裂片状剥落;髓褐色。叶互生,通常3~5深裂,长约6~14厘米,宽约相等,基部心形,边缘具浅而不整齐的粗锯齿,上面暗绿色,无毛或脉上有疏细毛,下面深灰色或锈色,密被绒毛;叶柄长3~8厘米,通常被毛。圆锥花序长5~10厘米,花两性与单性,异株;花萼盘形,全缘;花瓣绿白色,5片;雄蕊5,生于雌蕊下花盘基部,与雌蕊对生;雌蕊下有花盘,含有5蜜腺,子房2室,花序短圆锥形。浆果黑色,有紫色蜡粉,卵圆或椭圆形。种子1~3粒。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蘡薁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长于山坡灌木丛中。分布福建、四川、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分10%,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鞣质、脂肪、蜡、色素、维生素等。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祛湿,利小便,解毒。治淋病,痢疾,痹痛,扃症,哕逆,瘰疬,乳痈,湿疹,臁疮。

①《唐本草》:"治哕逆大善,伤寒后呕哕更良。"

②《本草拾遗》:"汁滴目中,治热翳赤障。"

③《纲目》:"止渴,利小便。"

④《福建中草药》:"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用法用量内强:煎汤,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取汁点眼、滴耳。

复方①治血淋:蘡薁藤五钱,车前草五钱,凤尾草三钱,小蓟三钱,藕节五钱。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②治痢疾:蘡薁茎一两。水煎。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一两调服。

③治风湿关节痛:蘡薁茎一两五钱。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

④治羊痫风:鲜蘡薁茎(拣粗大的去皮)三两。水煎二次分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三至五剂。(②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卒呕啘又厥逆:蘡薁藤断之当汁出,器承,取饮一升。(《补缺肘后方》)

⑥治瘰疬:蘡薁茎及根一两,水煎两次,每日饭后各服一次。(《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跌打损伤:蘡薁全草二两、水、酒各半煎服。

⑧治乳风(乳腺炎)、风眼:干蘡薁全草、蒲公英、山甘草头各七钱、清水煎服。

⑨治皮肤湿疹:鲜蘡薁叶,捣绞汁抹患处。

⑩治脚臁疮久久不愈:鲜蘡薁叶,捣敷患处,以愈为度。(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⑾治耳痈:新鲜蘡薁藤,洗净,截取一段,以一端对患者耳道,以口从另一端吹之,使藤汁滴入耳内。(《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⑿治外伤出血:蘡薁叶,晒干研粉,外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蘡薁

药材名称蘡薁

拼音Yīnɡ Yù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Thunberg Grape

别名薁、燕薁、蘡舌、山葡萄、山蒲桃、蘡薁子、烟黑、野葡萄猫眼睛

出处出自1.《唐本草》:薁、山葡萄,并堪为酒。

2.《本草抬遗》:薁是山蒲桃,斫断藤吹气出一头如通草

3.《纲目》:薁,野生林墅间,亦可插植,蔓叶花实与葡萄无异,其实小而圆,色不甚紫也。《诗》云,六月食薁,即此。其茎吹之气出有汁如通草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蘡薁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is adstricta Hance [V.thunbergii Sieb.et Zucc.var.adstricta(Hance) Gagnepl.;V.novisinensis Cass.]

采收和储藏: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蘡薁 木质藤本。幼枝有锈色或灰色绒毛;卷须有1分枝或不分枝。单叶互生;叶柄长1-3cm;叶片宽卵形,长4-8cm,宽2.5-5cm,3深裂,中央裂片菱形,再3裂或不裂,有少数粗牙齿,侧生裂片不等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锈色或灰色绒毛。花杂性,异株,圆锥花序长5-8cm,轴和分枝有锈色短柔毛;花直径约2mm,无毛;花萼盘形,全缘;花瓣5,早落;雄蕊5。浆果球形,熟时紫色,直径8-10mm。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台湾、湖北、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分10%,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以及鞣质、脂肪、蜡、色素、维生素等。

性味甘;酸;平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主暑月伤津口干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嚼食。

复方①治血淋: YING薁藤五钱,车前草五钱,风尾草三钱,小蓟三钱,藕节五钱。水煎服。 (《中医药实验研究》)②治痢疾: YING薁茎一两。水煎。红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一两调服。③治风湿关节痛: YING薁茎一两五钱。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④治羊痫风: 鲜YING薁茎(拣粗大约去皮)三两。水煎二次分服,每日一剂,连续服用三至五剂。(③方以下出《江西民间草药》)⑤治卒呕吐又厥逆: YING薁藤断之当汁出,器承,取饮一升。 (《补缺肘后方》)⑥治瘰疬: YING薁茎及根一两。水煎两次,每日饭后各服一次。 (《江西民间草药》)⑦治跌打损伤: YING薁全草二两。水、酒各半煎服。⑧治乳风(乳腺炎)、风眼: YING薁干全草、蒲公英、山甘草头各七钱。清水煎服。⑨治皮肤湿疹: 鲜YING薁叶,捣绞汁抹患处。⑩治脚臁疮久久不愈: 鲜YING薁叶,捣敷患处,以愈为度。(⑦方以下出《泉州本草》)(11)治耳痈: 新鲜YING薁藤,洗净,截取一段,以一端对患者耳道,以口从另一端吹之,使藤汁滴入耳内。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12)治外伤出血: YING薁叶,晒干研粉,外用。 (《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

各家论述1.《唐本草》:治哕逆大善,伤寒后呕哕更良。

2.《本草拾遗》:汁滴目中,治热翳赤障。

3.《纲目》:止渴,利小便。

4.《福建中草药》:凉血止血,消肿解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铁泡刺

    药材名称红铁泡刺拼音Hónɡ Tiě Pào Cì别名乌龙须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红铁泡刺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攀援灌木。枝和叶柄被淡褐色绒毛并具散生钩状的皮刺

  • 绵毛娃儿藤

    药材名称绵毛娃儿藤别名通脉丹、三白根、大白前[广东马山]来源萝藦科棉毛娃儿藤Tylophora mollissima Wigh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功能主治全叶:治哮喘。根:清肺热,止咳

  • 山胡萝卜

    药材名称山胡萝卜拼音Shān Hú Luó Bo别名胡芹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密花岩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banotis condensata(L.) Crantz.[Athamant

  • 银扁担

    《中药大辞典》:银扁担药材名称银扁担拼音Yín Biǎn Dɑn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秦岭耧斗菜的根。夏季采挖,去须根,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纺锤形,深褐色,具多数须根

  • 长年兰

    药材名称长年兰拼音Chánɡ Nián Lán别名带血独叶一枝枪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独花兰的假鳞茎和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angnienia amoena Chien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三七草

    药材名称三七草拼音Sān Qī Cǎo别名土三七(《秘方集验》),见肿消、乳香草、奶草(《纲目拾遗》),泽兰、叶下红(《辰溪县志》),散血草、和血丹(《简易草药》),天青地红(《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 满天飞

    药材名称满天飞拼音Mǎn Tiān Fēi别名革命菜、飞机菜、假茼蒿来源菊科土三七属植物满天飞Gynura crepidioides Benth.[Crassoucephalum crepidioid

  • 尖叶唐松草

    药材名称尖叶唐松草别名石笋还阳来源毛茛科尖叶唐松草Thalictrum acutifolium (Hand.-Mazz.) Boivi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安徽、江苏除外)。性味苦

  • 山莨菪

    药材名称山莨菪拼音Shān Lànɡ Dànɡ别名唐古特东莨菪、藏茄、樟柳怪、唐传那保来源为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山莨菪Scopolia tangutica Maxim.[Anisodus tangutic

  • 楮实子

    药材名称楮实子拼音Chǔ Shí Zǐ英文名FRUCTUS BROUSSONETIAE来源本品为桑科植物构树Broussoneria papyrifera (L.) Vent.的干燥成熟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