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藨寄生

藨寄生

药材名称藨寄生

拼音Pāo Jì Shēnɡ

别名石腊竹

来源药材基源:为列当科植物藨寄生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eadouia ruborum Gamble et Prain [G. yunnanense Hu]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藨寄生 肉质寄生草本,全株高8-18cm。茎粗壮。茎基部的叶近圆形,上部为宽卵形或长圆形,两面无毛。花常3至数朵簇生于茎的顶端;花梗长1-2(-2.5)cm;苞片1枚,长卵形或长圆形,长1.4-2cm,宽6-8mm,先端稍尖;小苞片2枚,长圆形或匙形,长1.5-2cm,宽0.4-0.8(-1)cm,先端钝或具小齿;花萼筒状钟形,向上漏斗状扩大,长2-3(-3.5)cm,口部直径1.5-1.8cm,顶端整齐地5浅裂,裂片长圆形或三角形,近等大,顶端稍尖或又再2齿裂或具小齿;花冠常红色、蔷薇红色,稀白色,常有香气,长5-7cm,筒部稍收缩,向上明显扩大,呈张开的二唇形,上唇大,先端微凹或2浅裂,裂片半圆形,近全缘或有小齿,下唇远小于上唇,3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全部裂片外面无毛,里面被长柔毛;雄蕊4,花着生于距筒基部1-1.5cm,处,长2-3cm,柱头盘状或2浅裂。果实近卵球形。种子椭圆形。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和于海拔900-3500m的林下温处或灌丛同,喜寄生于悬钩子属(Rubus)植物根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解毒。主梅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单花芥

    药材名称单花芥拼音Dān Huā Jiè别名无茎芥、高山辣根菜、高山无茎芥出处本品系《晶珠本草》记载的索洛手扎之一种,称索洛嘎保。历史详见索洛莫保(宽果丛菔)的记载。附宽果丛菔 :《晶珠本草》记载:“

  • 虎斑游蛇

    药材名称虎斑游蛇拼音Hǔ Bān Yóu Shé来源有鳞目游蛇科虎斑游蛇Natarix tigrina lateralis (Berthord),以全蛇入药。生境分部我国北部地区。

  • 刺柄莲座蕨

    药材名称刺柄莲座蕨拼音Cì Bǐnɡ Lián Zuò Jué英文名Wall Angiopteris别名刺柄观音座莲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观音座莲科植物刺柄观音座莲的根茎。拉丁植物

  • 胡桃仁

    《中药大辞典》:胡桃仁药材名称胡桃仁拼音Hú Táo Rén别名虾蟆(《酉阳杂俎》),胡桃肉(《海上集验方》),核桃仁(《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

  • 化血胆

    《中药大辞典》:化血胆药材名称化血胆拼音Huà Xuè Dǎn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黑蒴的全草。秋、冬采收。原形态矮小草本。全株被粗毛。单叶对生,卵圆披针形或披针

  • 盘龙七

    《中药大辞典》:盘龙七药材名称盘龙七拼音Pán Lónɡ Qī别名石白菜、地白菜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秦岭岩白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去须根,晒干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

  • 滇鸡骨常山

    《中药大辞典》:滇鸡骨常山药材名称滇鸡骨常山拼音Diān Jī Gǔ Chánɡ Shān出处《中药材品种论述》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夏季采收。晒干,或切成厚片。原形态鸡骨常山(

  • 贝齿

    药材名称贝齿拼音Bèi Chǐ来源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Erosaria (Ravitrona) caputserpentis (L.)、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药材名称哈蟆油拼音Hā Má Yóu英文名OVIDUCTUS RANAE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