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草贝母

草贝母

药材名称草贝母

拼音Cǎo Bèi Mǔ

别名土贝母(《云南中草药选》),山慈菇(《天津医学通讯》(10):16~22,1971)

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姑鳞茎。夏、秋采挖。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鳞茎圆球形,径约1厘米,外皮褐色。茎单一,入土部分白色,出土部分带紫色。叶线形,长约15厘米,宽约0.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成鞘状,有平行纵向叶脉。花紫色,径1.5~2厘米,花序总状,有2~3花。花被裂片6,分离;雄蕊6,花药内向。蒴果长圆形,宽约7毫米。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或松林下。分布云南、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鳞茎、茎、叶、种子含秋水仙碱、β-光秋水仙碱、角秋水仙碱、N-甲酰-N-去乙酰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

毒性慈菇含有大量的秋水仙碱,内服后在体内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有剧毒,对消化系、泌尿系均产生严重的刺激症状,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产生上行性麻痹,如累及膈肌则引起呼吸运动障碍。严重者可产生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低氯、低钾、碱中毒或酸中毒,出现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甚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秋水仙碱24小时体内总量不得超过6毫克,其致死量约为20~20毫克。若经抢救脱险者,后期仍可出现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下降。急救时以对症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为原则,即洗胃、导泻、输液、调整电解质平衡、抗休克、给氧等。后期则以促细胞生长药物为主,可望恢复。因其中毒症状与阿托品作用类似,故阿托品以不用为妥。

性味《云南中草药选》:"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平喘、止咳、镇痛、抗癌。治支气管炎,哮喘,乳癌,鼻咽癌。

《云南中草药选》:"散寒,平喘,止咳化痰。治气管炎,哮喘。研粉,每用1~2分,兑适量蜂蜜蒸服。"

临床应用治疗乳癌慈菇及其生物碱制剂:㈠山慈菇粉:用山慈菇鳞茎部分研粉,每包0.5克,每次1包,日服4次,总量40~50克为一疗程。㈡争光81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碱1毫克,每次2支,用5%葡萄糖溶液500毫升稀释后行静脉滴注,每日1次,总量40~60毫克为一疗程。㈢争光81-甲片:由秋水仙碱的衍生物即秋水仙酰胺制成,每片含秋水仙酰胺2.5毫克,每次2片,每日4次,总量400~500毫克,疗效与"争光81"同,而副作用大减。㈣争光81-甲注射液:每支含秋水仙酰胺10毫克。每次1支,注射方法与争光81注射液同,总量250~800毫克。应用上述4种制剂治疗61例,56例见到不同程度的缩小,有效率为86.1%;其中5例肿块消失,17例缩小到原体积的一半以上。其中由争光81注射液治疗的47例,有效率为93.6%,显效42.5%。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效果较好。

争光81多在用药15~20毫克时出现副作用,80%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70%的病人产生无力及关节疼痛,30%的病人有心悸、手指发麻,5%的病人体温升高。停药2~3天后症状逐渐消失(亦可根据临床症状辨证服用中药以减轻症状),再继续用药时副作用产生较迟较轻。争光81-甲注射液用至100毫克以上时,有40%的病人出现轻度食欲不振,乏力,心悸等症状;用药至300毫克以上可出现脱发。口服争光81-甲片仅见轻度食欲不振,口服山慈菇粉可产生轻度恶心,或大便次敷增多.应用山慈菇及其生物碱制剂后,少数患者白细胞下降,但停药1周后恢复,无1例因此而中断治疗者。对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未发现药物损害,但有3例用药后出现糖尿,其原因待研究。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灵丹

    药材名称小灵丹拼音Xiǎo Línɡ Dān别名人造雌黄出处小灵丹系马钧家传方,其成分和制法,与《证类本草》引《胜金方》金粟丸(《普济方》称雌黄丸)相似。所得升华物均为砷硫化合物。来源药材基源:上为硫

  • 蕗蕨

    药材名称蕗蕨拼音Lù Jué英文名Chestnut-brown Mecodium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膜蕨科植物蕗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codium badium(Hoo

  • 黄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樟药材名称黄樟拼音Huánɡ Zhānɡ别名海南香、南安、香湖、猴樟、大叶樟来源樟科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s.)Nees,以根

  • 生姜

    《中国药典》:生姜药材名称生姜拼音Shēnɡ Jiānɡ英文名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别名姜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樟树叶

    《中药大辞典》:樟树叶药材名称樟树叶拼音Zhānɡ Shù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性味《

  • 薏苡叶

    《中药大辞典》:薏苡叶药材名称薏苡叶拼音Yì Yǐ Yè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叶,夏、秋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薏苡仁"条。化学成分叶含生物碱。

  • 水仙花

    《中药大辞典》:水仙花药材名称水仙花拼音Shuǐ Xiān Huā别名金盏银台(《洛阳花木记》),俪兰(《三余帖》),女史花、姚女儿(《内观日疏》)。出处《本草会编》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花。原形态水

  • 小盘木

    药材名称小盘木拼音Xiǎo Pán Mù英文名Haina Microdesmis别名海南柑、枸骨树。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小盘木的嫩枝及树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cr

  • 麻油

    《中国药典》:麻油药材名称麻油拼音Má Yóu英文名OLEUM SESAMI来源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 L.的成熟种子用压榨法得到的脂肪油。性状本品为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