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草果药

草果药

《中药大辞典》:草果药

药材名称草果药

拼音Cǎo Guǒ Yào

别名野姜、独叶台、四合红、草果(《云南中草药》)。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果实

原形态草果药,又名:良姜花(《滇南本草图谱》),野姜花。

多年生草本。高至1米以上。根茎块状。茎直立,粗壮。叶2列,无柄。叶鞘管状,长达15厘米;叶舌长2.5厘米,卵状三角形,边缘红色;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略呈波状。穗状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苞片长椭圆形,长约2.5厘米,钝头,两侧内卷,淡绿黄色;小苞片1枚,形同苞片;萼筒管状,长3.5厘米;花冠管长约为萼筒之2倍或不及,裂片瓦覆,反折,线状倒披针形,淡黄白色;侧生退化雄蕊狭长。花瓣状,长约3.5厘米;唇瓣与两侧者等长,匙状倒卵形,深2裂,有瓣爪,白色,基部染红色;花丝管状,橙红色。花药狭长,橙红色,背着;子房下位,花柱从二药间穿过,柱头膨大。蒴果扁球形,径约2.5厘米,具不明显的3棱。种子卵形,红色,长约4毫米。花期6~7月。果实10~11月成熟。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阴湿处。分布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大温,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温胃,燥湿,理气,消食。治胃寒疼痛,食积腹胀,寒疝,疟疾。

①《滇南本草》:"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②《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胃寒痛,消化不良,疟疾。"

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止痛,宽中理气。治胃寒疼痛,呕吐,寒疝气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复方治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疼,痞块疼痛:草果药(新瓦焙)二两,木香三钱。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热烧酒服。(《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果药

药材名称草果药

拼音Cǎo Guǒ Yào

英文名Fruit of Spiked Gingerlily

别名豆蔻、小草果草果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果药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dychium spicatum Ham. Ex Smith

采收和储藏:林果实将熟时采收,烘干。

原形态草果药,多年生草本,高至1m。根茎块状。叶无柄或具长1-1.5cm的柄;叶舌长1.5-2.5cm,膜质,全缘;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0-40cm,宽4-12cm,上下两面无毛或下面被极稀疏的长柔毛。穗状花序长约20cm;苞片长圆形,长约2.5cm,每一苞片内有花1朵;花萼管长3-3.5cm;花冠黄色,管长5-6.5cm,裂片线形,长2.5cm;侧生退化雄蕊匙形,白色,较花冠裂片稍长;唇瓣倒卵形,长2.5-3cm,深2裂,白色或变黄,花丝淡红色,较唇瓣为短。蒴果球形,直径约1.5cm。熟时开裂为3瓣。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2900m的山地密林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理气消食。主胃寒脘腹疼痛;食积腹胀;寒疝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研末。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宽中理气,消胸膈膨胀,开胃消宿食。

2.《云南中草药》:温胃散寒,燥湿,治胃寒痛,消化不良,疟疾。

3.《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散寒止痛,宽中理气。治胃寒疼痛,呕吐,寒疝气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回阳生

    药材名称回阳生拼音Huí Yánɡ Shēnɡ别名树韭菜来源药材基源:为书带蕨科植物细柄书带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ttaria filipes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

  • 眼镜蛇

    《全国中草药汇编》:眼镜蛇药材名称眼镜蛇拼音Yǎn Jìnɡ Shé别名吹风蛇、扁头蛇、吹风鳖、饭铲头、蝙蝠蛇、琵琶蛇、饭匙头、万蛇、膨颈蛇、扁颈蛇、五毒蛇、白颈丫来源有鳞目眼镜蛇

  • 地白草

    《中药大辞典》:地白草药材名称地白草拼音Dì Bái Cǎo别名七星莲(《植物名实图考》),天芥菜草、白菜仔、鸡疴粘草(《福建民间草药》),黄瓜草(《广西中兽医药植》),白地黄瓜、

  • 鳡鱼

    《中药大辞典》:鳡鱼药材名称鳡鱼拼音Gǎn Yú别名黄颊(《山海经》),生母鱼(《岭表录异》),鳏鱼(《太平御览》),黄颊鱼(《纲目》),竹鱼(《脊椎动物分类学》),竿鱼(《鱼类分类学》),

  • 万寿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万寿菊药材名称万寿菊拼音Wàn Shòu Jú别名蜂窝菊、金盏菊、臭菊花、臭芙蓉、芙蓉花来源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

  • 湖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广草药材名称湖广草别名佛光草、小灯台、荔枝肾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蔓茎鼠尾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微苦、辛,平。功

  • 海蛤壳

    药材名称海蛤壳拼音Hǎi Há Ké别名海蛤(《本经》),蛤壳(《本草原始》)。出处《饮片新参》来源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4~10月间捕捉。获得后去肉,洗净晒干。原形态

  • 美人蕉

    药材名称美人蕉拼音Měi Rén Jiāo别名凤尾花、小芭蕉、五筋草、破血红来源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植物美人蕉Canna indica L.,以根状茎和花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甘、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