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肉半边莲

肉半边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肉半边莲

药材名称肉半边莲

别名半边莲

来源秋海棠秋海棠属植物粗喙秋海棠Begonia crassirostris Irmsch.,以根状茎和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性味酸、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炎,牙痛,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外用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5~8钱;外用适量,根或全草捣烂敷患处。

备注(1)本品适用于烧烫伤在未起泡时,单用本品可治愈。若泡已溃烂,敷用有刺激性。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肉半边莲

药材名称肉半边莲

拼音Ròu Bàn Biān Lián

别名半边菊、半边旗

来源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卵叶半边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obelia succulenta BL. [Lobelia zeylanica L.; Dortmannia succulenta (Bl.) O.Kuntze]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卵叶半边莲多汁草本,长达60cm。茎平卧,四棱状,无毛或具短柔毛,稀疏分枝,曲部的节上生根。叶螺旋状排列;叶片三角状阔卵形或卵形,长1-2.8cm,宽0.8-2.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截形、浅心形或宽楔形,边缘锯齿。状花单生叶腋;花梗长1-1.5cm,基部有长1-2mm,的小苞片2枚,有时脱落;花萼钟状,长2-5mm,裂片披针状条形,长3-5mm,宽约1mm,被缘毛;花冠长5-11mm,紫色、淡紫色或白色,二唇形,上唇2裂,裂片倒卵状长圆形,下唇3裂,裂片阔椭圆形;花丝在2/3处以上连合成筒,花药管长1-1.5mm,5枚花药均顶生髯毛;子房下位,2室。蒴果倒锥状至长圆形,长5-7mm,宽2-4mm,具明显的脉络。种子三棱状,红褐色。全年开花结果。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以下的水田边或山谷沟边等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散结。主疮疡肿毒;白喉;瘰疬;血吸虫病;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巴豆油

    《中药大辞典》:巴豆油药材名称巴豆油拼音Bā 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

  • 紫薇花

    《中药大辞典》:紫薇花药材名称紫薇花拼音Zǐ Wēi Huā别名鹭鸶花、五里香、红薇花、百日红(《曲洧旧闻》),佛相花(《八闽通志》)、满堂红(涌小品》),怕痒花、猴刺脱(《群芳谱》),紫梢(《民间常

  • 石榴根

    《中药大辞典》:石榴根药材名称石榴根拼音Shí Liu Gēn别名石榴根皮(《摘元方》),酸榴根(《纲目》)。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根皮。秋季采挖,忌用铁器。原形态形态详&

  • 皂荚叶

    《中药大辞典》:皂荚叶药材名称皂荚叶拼音Zào Jiá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山皂荚的

  • 檵花根

    《中药大辞典》:檵花根药材名称檵花根拼音Jì Huā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根。药理作用①对子宫的作用根的煎剂对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的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使子

  • 青鱼枕

    《中药大辞典》:青鱼枕药材名称青鱼枕拼音Qīnɡ Yú Zhě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青鱼头中的枕骨。功能主治①《食疗本草》:"疗卒心痛,平水气,以水研服之。"②

  • 紫堇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堇药材名称紫堇拼音Zǐ Jǐn别名蝎子花、断肠草[贵州]来源罂粟科紫堇属植物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以根或全草入药。根于秋季采挖,洗净晒干;夏季采集全

  • 柃寄生

    药材名称柃寄生拼音Línɡ Jì Shēnɡ别名方叶子、螃蟹脚、吊兰、胡龙须出处《湖南药物手册》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柃寄生的枝叶。夏、秋间采收。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10~13厘米。茎

  • 毛赪桐

    药材名称毛赪桐别名大叶白花灯笼、九连灯来源马鞭草科毛赪桐Clerodendron petasites (Lour.) Moore [C. viscosum Ven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台湾、浙江、

  • 铁筷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筷子药材名称铁筷子拼音Tiě Kuài Zi别名黑毛七、小山桃儿七、小桃儿七、九百棒、见春花、九龙丹、鸳鸯七、九莲灯、九朵云、九牛七、黑儿波、双铃草来源毛茛科铁筷子属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