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线叶蓟

线叶蓟

《中药大辞典》:线叶蓟

药材名称线叶蓟

拼音Xiàn Yè Jì

别名红花、山红花(《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秋季采根,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米。根纺锤形,稀疏分枝,肉质。茎直立,上部分枝,有白色蛛丝状毛或细软毛。基部叶于花后雕落;中部叶近无柄,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上面粗糙,下面有稀疏白色蛛丝状毛,边缘不规则浅裂或不裂,并有长短不等的尖刺;上部叶渐小,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顶生,有长柄,总苞圆球形,紫红色;花全部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长椭圆形,有冠毛。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部生于向阳丘陵、低山坡疏林下、郊野路边、水沟边和空旷地上。分布浙江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线叶蓟甙A和B,A为5,4’-二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或5,4’-二羟基-3,6,8-三甲氧基黄酮的葡萄糖甙。

性味酸,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解毒。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线叶蓟根一两(或花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赤白带:线叶蓟根五钱,白英一两半,益母草四钱,棕榈子一两,紫花地丁丹参各六钱。水煎服。

③治尿路感染:鲜线叶蓟根、过路黄各一两,地榆根、紫金牛车前草各五钱。水煎服。

④治跌打损伤:线叶蓟根二至三两。水煎,冲黄酒服。

⑤治乳腺炎:鲜线叶蓟根、葱白各适量。捣烂,加热,喷黄酒适量,敷患处。

⑥治疖痈:鲜线叶蓟根适量。捣烂,加黄酒敷患处。

⑦治神经性皮炎:线叶蓟根二两,千里光一两,水煎服,连服十天以上;另取苦参煎水,外洗患处。

⑧治毒蛇咬伤:线叶蓟根、山白菊根,加鸡蛋清捣烂外敷,每天换药一次。(性味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线叶蓟

药材名称线叶蓟

拼音Xiàn Yè Jì

英文名all-grass of Linearleaf Thustle

别名红花、山红花、尖叶小蓟

出处出自《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线叶蓟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lineare (Thunb.) Sch.- Bip.var. Pallidum (Kitam. ) Ling;[Carduus linearis Thunb.]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线叶蓟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直伸。茎直立,有条棱,上部有分枝,全部茎枝被稀疏的蛛丝毛及多细胞长节毛或无毛至几无毛。下部和中部茎叶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6-12(-23)cm,宽2-2.5(-5)cm,向上的叶渐小,全部茎叶不分裂,先端急尖或钝或尾状渐尖,基部渐狭成长或短民办柄,上部叶则无柄,上面绿色,被双细胞长或短节毛,下面色淡或呈淡白色,被稀疏的蛛丝状毛,边缘稀疏的蛛丝状毛,边缘细密的针刺,少有在叶下部两侧边缘有凹缺状微浅齿的。头状花序生茎枝端;总苞片形或长卵形,直径1-2cm;总苞片约6层,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先端有针刺,内层先端渐尖,最内层先端膜质扩大,红色;花紫红色,花冠长约2cm,不等5深裂。瘦果倒金字塔状,长约2.5mm,先端截形;冠毛浅褐色,多层,呈刚毛长羽毛状,长达1.5cm。花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00-1700的山地草坡或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及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中国蓟醇(cirsilineol),3-去甲中国蓟醇(cirsiliol)[1,3,中国蓟醇4-葡萄糖甙(cirsilineol-4-monogluco-side)和 3-去甲中国蓟醇4-葡萄糖甙(cirsiliol-4-monoglu-coside)[2,4]。

性味味酸;性温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乳腺炎;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疖;痈;神经性皮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痢止蒿

    《中药大辞典》:痢止蒿药材名称痢止蒿拼音Lì Zhǐ Hāo别名止痢蒿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痢止蒿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净,阴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匐枝横走,节

  • 广东金钱草

    药材名称广东金钱草拼音Guǎnɡ Dōnɡ Jīn Qián Cǎo别名金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广金钱草(《中药通报》5(1):26,1959),假花生、马蹄草、银蹄

  • 六月雪叶

    药材名称六月雪叶拼音Liù Yuè Xuě Yè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叶。功能主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蛇伤,肿毒。"用法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

  • 大麦

    《中药大辞典》:大麦药材名称大麦拼音Dà Mài别名麰(《广雅》),倮麦,麰麦(陶弘景),牟麦(《纲目》),饭麦、赤膊麦(《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果

  • 黄瓜根

    《中药大辞典》:黄瓜根药材名称黄瓜根拼音Huánɡ Guā Gēn出处《纲目》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根。夏、秋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苦,无毒。&q

  • 谷木

    药材名称谷木拼音Gǔ Mù别名爬石榕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谷木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mecylon ligustrifolium Cham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

  • 旱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菜药材名称旱菜拼音Hàn Cài别名药芹、药芹菜、香芹来源伞形科旱芹属植物旱芹Apium graveolens L. var. dulce DC.,以茎或根入

  • 野油麻

    《中药大辞典》:野油麻药材名称野油麻拼音Yě Yóu Má别名地参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长圆叶水苏的全草或根。夏、秋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具根状茎,基

  • 豪猪毛刺

    《中药大辞典》:豪猪毛刺药材名称豪猪毛刺拼音Háo Zhū Máo Cì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豪猪科动物豪猪的毛刺。功能主治《陆川本草》:"行气,止心气痛。&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