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红花木莲

红花木莲

药材名称红花木莲

拼音Hónɡ Huā Mù Lián

别名莲花、细花木莲厚朴、土厚朴、小叶子厚朴

出处始载于《经济植物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兰科植物红花木莲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nglietia insignis(Wall.)Bl[Magnolia insigni Wall.]

采收和储藏:6~7月剥取树皮,阴干或炕干。

原形态常绿乔木,高约12m或更高。幼枝、叶柄和花芽最初多少有细毛,最后几无毛。叶互生;叶柄长3-5cm;托叶痕为叶柄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叶革质,叶片倒披针形、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0-26cm,宽4-10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三分之二以下渐窄至基部,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具红褐色柔毛或散生平伏微毛,侧脉12-24对。花芳香,花蕾长圆状卵形;花梗粗;花直径7.5cm,白色或带黄色而有红色晕、或蔷薇淡红色、或鲜泽红色;花被6-12,外轮倒卵状长圆形,内轮倒卵状匙形,基部渐窄成爪;雄蕊多数,长1-1.8cm,药隔伸出成三角状尖头;雄蕊群圆柱形,心皮无毛。聚合果紫红色,卵状长圆形,长7-9cm,(艹骨)(艹突)果背裂,具明显的瘤点,先端具短喙。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0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外表面棕褐色或黄棕色,粗糙,有显着而究起的横长皮孔,且常数个皮孔纤维性。气微香,味苦微涩。

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木柱层木栓细胞10余列,栓内层为石细胞环。皮层较窄,散有油细胞及石细胞群,石细胞不规则形或分枝状。韧皮部占绝大部分,有众多纤维束,较整齐排列于两射线间,多呈切向长方形,其旁偶有石细胞;射线宽1-2列细胞;油细胞主要分布于射线喇叭口处及韧皮薄壁细胞间。

性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脘腹痞满胀痛;宿食不化;呕吐;泄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各家论述《云南中药志》:云南、四川一些地区当作厚朴用药,具厚朴同样之功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乌棒子

    药材名称乌棒子拼音Wū Bànɡ Zi别名水黄杨木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尾叶远志Polygala caudata Rehd. et Wils.,以根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

  • 相思藤

    《中药大辞典》:相思藤药材名称相思藤拼音Xiānɡ Sī Ténɡ别名土甘草(《广西药植图志》),山甘草(《广西中草药》)。出处《广西药植图志》来源为豆科植物相思子的茎、叶。5~10月采摘带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

  • 黄锁梅

    药材名称黄锁梅拼音Huánɡ Suǒ Méi别名钻地风、黄藨、大红黄泡叶、栽秧泡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栽秧泡Rubus ellipticus Smith var. obcordat

  • 钩栲

    药材名称钩栲拼音Gōu Kǎo别名大叶锥栗、大叶青柴、青叶槠、钩栗、猴栗来源壳斗科钩栲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除台湾和广东(海南岛)外,广布长江以南各

  • 华凤仙

    药材名称华凤仙拼音Huá Fènɡ 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

  • 草乌头

    《中药大辞典》:草乌头药材名称草乌头拼音Cǎo Wū Tóu别名堇(《庄子》),芨(《尔雅》),乌头、乌喙、奚毒(《本经》),鸡毒(《淮南子》),茛、千秋、毒公、果负、耿子、帝秋(《吴普本草

  • 石米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米药材名称石米别名小石枣子、小羊耳蒜来源兰科羊耳蒜属植物石米Liparis fargesii Fine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晒干。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热,润肺止咳。用于肺

  • 树腰子

    《中药大辞典》:树腰子药材名称树腰子拼音Shù Yāo Zi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楝叶吴茱萸的果实或根、叶。原形态楝叶吴茱萸,又名:红花树(《植物名实图考》),臭油林、野米辣,

  • 竹根七

    《中药大辞典》:竹根七药材名称竹根七拼音Zhú Gēn Qī别名竹根参、竹节七、牛尾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全年可采.除去须根及叶,取根茎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