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竹叶参

竹叶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叶参

药材名称竹叶参

拼音Zhú Yè Shēn

别名黄竹参

来源鸭跖草紫背鹿衔草Murdannia divergens (C. B. Clarke)Bruckn.[Aneilema divergens C. B. Clarke],以入药。

生境分部贵州、云南。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补肺肾,镇咳,健胃止血。主治气虚头晕,耳鸣虚咳,病后食欲不振,吐血。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竹叶参

药材名称竹叶参

拼音Zhú Yè Shēn

别名白龙须、竹叶七、獆猪七、白毛七(《陕西中草药》),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贵州药植目录》),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云南中草药》)。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百合科植物广东万寿竹根茎。夏秋间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广东万寿竹,又名:山竹花、一线香、竹节草玉竹草、白子草、竹叶草。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1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朵,罕为5~7朵;花序柄短,顶部有一片与叶相似的毡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厘米,裂片6,基部有距;雄蕊6;子房3室。浆果球形,黑色,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分布陕西及长江以南各地。

性味苦辛,凉。

①《云南中草药》:"苦,凉。"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治高热不退,虚劳骨蒸潮热,风湿麻痹,关节腰腿疼痛,痛经,月经过多,痈疽疮疖,跌打损伤,骨折。

①《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②《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③《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炖鸡、研末为散。外用:捣敷患处。

复方①治小儿高烧:山竹花根适量,研末。每次一钱,日二次,冷开水送服。

②治手足麻痹:山竹花根二两,鸡蛋一个。水炖,服汤食蛋。

③治风湿痛:山竹花根六钱,红孩儿根五钱,茜草根、大血藤根、虎刺根各三钱。用白酒一斤浸泡七天,每次服五钱至二两,早晚各一次。

④治腰痛:山竹花根适量,研末。每次二钱,水酒冲服,早晚各一次。(①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⑤治风湿关节痛,痛经,月经过多,肺结核:白根药三至五钱。水煎服或炖鸡服。(《云南中草药》)

⑥治跌打损伤,骨折,枪伤,疮疖,蜂窝组织炎:白根药(鲜)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⑦治毒蛇咬伤,引起昏迷:山竹花根二饯,研末,用万年青根三钱,煎水冲服。(《江西草药》)

备注本品在贵州地区亦作百尾笋使用,参见"百尾笋"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叶参

药材名称竹叶参

拼音Zhú Yè Shēn

英文名Root and Rhizome of Canton Fairybells

别名白龙须、竹叶七、白毛七、豪猪七、石竹根、竹节参竹根七百尾笋、白根药、小竹根、倒竹散、老虎姜竹林消、倒竹伞。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万寿竹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sporum cantoniense (Lour.) Merr.[Fritillaria cantoniense Lour.]

采收和储藏:夏、秋间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根茎短,簇生多数须根。茎细,有分枝。叶互生,有短柄;叶片质薄,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0cm,宽1.5-3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有明显平行脉;叶柄短。伞形花序顶生或与叶对生,有花2-40朵;花序柄短,顶端有1片与叶相似的苞片;花下垂,白色或淡紫色,钟状,长1.5-2cm,花被片6,基部有距;雄蕊6,内藏;子房3室,长球形;花柱细长,柱头3裂。浆果球形,黑色。种子2-3颗。花期夏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或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长江以南、陕西、台湾、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弯曲,长5-10mm,直径约5mm,下面生有多数细根。根呈圆柱形,略扭曲,长4-10mm,直径1-2mm;表面黄棕色,具细纵纹。质硬脆,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棕色。气微,味甘、微辛。以根粗、色黄棕色为佳。

药理作用万寿竹制剂对蛙、兔和狗匀有明显的强心作用,与西地兰、毒毛花苷比较,其减慢心率的作用更为明显。

性味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活血;清热祛痰止咳。主风湿痹证;关节腰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虚劳;骨蒸潮热;肺痨咯血;肺热咳嗽;烫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根熬膏涂。

各家论述1.《陕西中草药》:滋阴补虚,祛风湿,活络镇痛。治虚劳,骨蒸潮热,肺结核,心慌气短,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

2.《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

3.《江西草药》:祛风散热,舒筋活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盾果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盾果草药材名称盾果草别名盾形草来源紫草科盾果草属植物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Hance的全草。4~6月采全草,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

  • 天文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文草药材名称天文草拼音Tiān Wén Cǎo别名山天文草、散血草、雨伞草、金纽扣、大黄花、黄花苦草、苦草、过海龙、山骨皮、黑节关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天文草Spilan

  • 鲛鱼

    药材名称鲛鱼拼音Jiāo Yú别名蜡鱼、瑰雷鱼(《南越志》),沙鱼、鳆鱼(《本草拾遗》),溜鱼(《纲目》),鲛鲨(《医林纂要》)。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皱唇鲨科动物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肉。

  • 苦地胆根

    《中药大辞典》:苦地胆根药材名称苦地胆根拼音Kǔ Dì Dǎn Gēn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的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生境分部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性状主根圆柱形,弯曲

  • 假蒟

    《中药大辞典》:假蒟药材名称假蒟拼音Jiǎ Jǔ别名蛤药、酿苦瓜、封口好、毕拨子(《生草药性备要,),假荖、蛤荖(《岭南采药录》),假蒌(《南宁市药物志》),猪拨菜(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蛤蒌

  • 行夜

    《中药大辞典》:行夜药材名称行夜拼音Xínɡ Yè别名负盘(《别录》),屁盘(陶弘景),夜行(《本草拾遗》),气蠜(《纲目》)。出处《别录》来源为步行虫科昆虫行夜的全虫。原形态体呈

  • 蘼芜

    《中药大辞典》:蘼芜药材名称蘼芜拼音Mí Wú别名蕲莲、蘪芜(《尔雅》),薇芜(《本经》),江蒿(《上林赋》),芎藭苗(《别录》),川芎苗(《履巉岩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伞形

  • 棱萼母草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 念珠根黄芩

    药材名称念珠根黄芩拼音Niàn Zhū Gēn Huánɡ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食珠根黄芩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moniliorrhiza Kom.采收和储藏:

  • 黑山蔗

    药材名称黑山蔗拼音Hēi Shān Zhè英文名Manyflower Acampe别名香蕉兰、蕉兰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多花脆兰的根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am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