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秤砣梨根

秤砣梨根

《中药大辞典》:秤砣梨根

药材名称秤砣梨根

拼音Chènɡ Tuó Lí Gēn

出处《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猕猴桃种植物革叶猕猴桃。秋季采挖。

性味性温,味苦。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内伤吐血及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秤砣梨根

药材名称秤砣梨根

拼音Chènɡ Tuó Lí Gēn

英文名Root of Actinidia

出处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挑科植物革叶猕猴桃Actinidia rubicaulis Dunn car.coriace(Finet et Gagnep.)C.F.Liang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tinidia rubicaulis Dunn var.coriacea (Finet et Gagnep.)C.F.Liang[A.coriacea Lindl.var.coriacea Finet et Gagnep.;A.coriacea(Fine et Gagnep.)Dun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果,晒干。

原形态革叶猕猴桃常绿藤本,长可达10m。髓实心,坚硬,淡黄白色;枝淡红褐色或紫红褐色,无毛,具淡白色线状皮孔。单叶互生;叶柄长1-2.8cm,紫红色,无毛;叶片革质,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7-12cm,宽3-4.5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宽楔形,边缘中部以上具若干粗大红色腺状锯齿,两面均无毛。聚伞花序具1花或2-4花,生于无叶小枝上或叶腋;花单性,雌雄异株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梗纤细,长5-14mm,无毛;花被5数;萼片个面无毛,内面有时有白色短柔毛;花瓣紫红色,近圆形,基部狭窄;雄蕊多数,花丝红色;子房圆锥形,密生白色短绒毛,花柱丝状、多数。浆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1.5-2cm,褐色,成熟时无毛,有白色斑点。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丛中、林中或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

性状性状鉴别 浆果长卵形或球形,长1-1.5cm。表面有不规则的皱纹,褐色,被茶褐色绒毛或秃净,有白色斑点,先端有残留花柱,基部具反折的宿存萼片。气微,味酸、涩。

性味酸;涩;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主肿瘤

用法用量内服:浸酒,30-60g;或捣取汁饮。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鸭脚板草

    《中药大辞典》:鸭脚板草药材名称鸭脚板草拼音Yā Jiǎo Bǎn Cǎo别名辣子草、野芹菜(《分类草药性》)。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毛莨科植物扬子毛茛的全草。春、夏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遍体被白

  • 地贵草根

    药材名称地贵草根拼音Dì Guì Cǎo Gēn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滇桂蛇根草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滇桂蛇根草,又名:地贵草。亚灌木,高约50厘米。上部分枝,枝对生

  • 熊骨

    《全国中草药汇编》:熊骨药材名称熊骨拼音Xiónɡ Gǔ来源食肉目熊科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G. Cuvier);马熊Ursus pruinosus Blyth

  • 白线薯

    药材名称白线薯拼音Bái Xiàn Shǔ别名红藤、山乌龟、一滴血。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白线薯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丛枝蓼

    《中药大辞典》:丛枝蓼药材名称丛枝蓼拼音Cónɡ Zhī Liǎo别名水红辣蓼、辣蓼(《全展选编·传染病》)。出处《全展选编·内科》来源为蓼科植物丛枝蓼的全草。原形态丛枝

  • 龙常草

    药材名称龙常草拼音Lónɡ Chánɡ Cǎo英文名Manchurian Beakgrain别名粽心草出处始载于《名医别录》。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木科龙常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arrhena

  • 藤茶

    药材名称藤茶拼音Ténɡ Chá别名霉茶叶。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大叶蛇葡萄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mpelopsis megalophylla Diels et Gilg采收和储藏:夏季采

  • 附子

    《中国药典》:附子药材名称附子拼音Fù Zǐ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6 月下旬至8 月上旬

  • 刺苞南蛇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苞南蛇藤药材名称刺苞南蛇藤拼音Cì Bāo Nán Shé Ténɡ别名爬山虎来源卫矛科南蛇藤属植物刺苞南蛇藤Celastrus flag

  • 豆腐皮

    《中药大辞典》:豆腐皮药材名称豆腐皮拼音Dòu Fu Pí别名豆腐衣(《刘羽仪经验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豆腐浆煮沸后,浆面所凝结之薄膜。性味甘淡,平。①《医林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