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白山苔

白山苔

《中药大辞典》:白山苔

药材名称白山苔

拼音Bái Shān Tái

出处《吉林中草药》

来源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全年可采,阴干,或采鲜叶熬膏。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达50厘米。多分枝,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叶互生,密集;近革质;线形,长约1.5~3.5厘米,宽1.5~2.5毫米,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褐色绒毛,边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幼叶及花序上生有黄色粒状腺体。伞房花序生于前-年生枝顶;花白色,花梗细,长1~2厘米,密生褐色绒毛;花萼5裂,宿存;花冠5深裂,裂瓣长卵形;雄蕊10;花柱细长,宿存。蒴果卵形,生褐色细毛,由基部开始向上方开裂。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苔藓类水甸子内或湿润的山坡上。分布我国东北与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细叶杜香的叶、根含鞣质1.42~6.73%,挥发油0.36~2.59%(干重)

药理作用用水汽蒸馏所得之棕黄色挥发油,能抑制兔、蛙的呼吸及运动反应,并增加兴奋性,最后导致呼吸及心跳的停止,以上作用皆属中枢性。对离体蛙心、兔小肠及子宫具有对肌肉的直接抑制作用。对骨胳肌及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以其叶作饮料,据云有强壮作用。

功能主治调经。治月经不调,不孕,胃溃疡。

复方①治月经不调,不孕:白山苔叶适量,水煎过滤,浓缩成膏,酌情内服。

②治胃溃疡:白山苔三钱,水煎,日服二次。(功用主治以下出《吉林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白山苔

药材名称白山苔

拼音Bái Shān Tái

出处出自《吉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细叶杜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dum palustre L.var. angustum N.Busch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阴干。

原形态常绿小灌木,高40-50cm。树皮灰褐色;多分枝,幼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单叶互生,密集;叶片近革质,线形,长1.5-3.5cm,宽1.5-2.5.Mm,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褐色绒毛,边缘反卷,中脉在上面凹下,在下面凸起,嫩枝、幼叶及花序上生有黄色粒状腺体。伞房花序生在前一年的枝顶;花梗细,长1-2cm,密生褐色绒毛;花萼5裂,宿存;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长卵形;雄蕊10枚;花柱细攻,宿存。蒴果卵形,具褐色细毛,由基部向上开裂。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湿润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为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细叶杜香干叶中含精油1.52%。油中酚类成分占2.15%,萜类组分中鉴定出α-和β-蒎烯(pinene),△3-蒈烯(△3-carene),柠檬烯(limonene),桉叶素(cineole)和对-聚伞花素(p-cymene)[1]。

药理作用用水汽蒸馏所得之棕黄色挥发油,能抑制兔、蛙的呼吸及运动反应,并增加兴奋性,最后导致呼吸及心跳的停止,以上作用皆属中枢性。对离体蛙心、兔小肠及子宫具有对肌肉的直接抑制作用。对骨胳肌及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以其叶作饮料,据云有强壮作用。

性味苦;辛;性微寒

归经肝;胃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化痰止咳。主月经不调;胃溃疡;咳嗽多痰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熬膏。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毛菊苣

    药材名称毛菊苣别名卡斯尼来源菊科毛菊苣Cichorium glandulosum Boiss et Huet,以地上部分入药。生境分部新疆。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胃。用于肝炎,肾炎

  • 面筋

    药材名称面筋拼音Miàn Jīn出处宁原《食鉴本草》来源为小麦面和麸皮入水揉洗后所获得的胶粘状物质。性味甘,凉。①宁原《食鉴本草》:"性凉寒。"②《纲目》:"甘

  • 雪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雪乌药材名称雪乌拼音Xuě Wū别名翁阿鲁、翁格尔[藏名]来源毛茛科雪乌Aconitum fanguticum (Maxim.)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苦,寒。有

  • 橡实壳

    《中药大辞典》:橡实壳药材名称橡实壳拼音Xiànɡ Shí Ké别名橡斗壳(《日华子本草》),橡豆子壳(《余居士选奇方》),橡子壳(《玉楸药解》)。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

  • 割舌罗

    药材名称割舌罗拼音Gē Shé Luó别名割舌树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土坛树的根、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angium saluiifolium(L.f.)Wanger.[Grewia sa

  • 黄颔蛇骨

    《中药大辞典》:黄颔蛇骨药材名称黄颔蛇骨拼音Huánɡ Hàn Shé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的骨。功能主治《纲目》:"治久疟,劳疟。炙,入丸

  • 六月合

    药材名称六月合拼音Liù Yuè Hé别名小水药、水惊风、冷草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圆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oblongifoliu

  • 广西九里香

    药材名称广西九里香拼音Guǎnɡ Xī Jiǔ Lǐ Xiānɡ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Kwangsi Jasminorange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广西

  • 紫芝

    药材名称紫芝拼音Zǐ Zhī英文名Ganoderma Sinensis别名黑芝、玄芝来源为多孔菌科真菌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的子实体。采后洗去泥沙,

  • 糜穰

    药材名称糜穰拼音Mí Ránɡ出处《广济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稷的茎。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功能主治《广济方》:"治脚气冲心、闷。糜穰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