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狗尾花

狗尾花

药材名称狗尾花

拼音Gǒu Wěi Huā

别名细叶假花生(《南宁市药物志》),大叶青(《闽南民间草药》),通乳草、中蝶草、山道根、木假地豆(《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假地豆全株

原形态假地豆,又名:异叶山绿豆、稗豆。

小灌木或亚灌木。茎直立或近直立,高30~90厘米,多少被紧贴柔毛。复叶互生;小叶3枚,近革质,顶端1枚倒卵状矩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5~7厘米,侧生小叶较小,先端钝,基部浑圆,全缘,上面秃净,下面薄被紧贴的疏毛;托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侧生,稠密,长2.5~7厘米;苞片卵状披针形。长尖,不久脱落;花柄线形;萼钟形,先端5裂齿,上面2齿多少合生;花冠紫红色,旗瓣宽阔,翼瓣多少与钝的尤骨瓣贴连;雄蕊10,2体;子房上位,花柱曲。荚果扁平,密集,有荚节4~8个。花期6~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草地、路边。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性味①《南宁市药物志》:"甘涩,平。"

②《闽南民间草药》:"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南宁市药物志》:"根:健胃,消痰止咳;治虚寒性咳嗽及小儿疳积。叶:同醋捣烂外敷,治容疮及埋口生肌。"

②《闽南民间草药》:"全草:消炎解毒,清热利尿,透邪外出。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防治腮腺炎。"

③《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清热,驳骨。治跌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2两。外用:捣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石青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青菜药材名称石青菜拼音Shí Qīnɡ Cài别名厚脸皮、石头菜、华被萼苣苔来源苦苣苔科被萼苣苔属植物宽萼苣苔Chlamydoboea sinensis (O

  • 土百部

    药材名称土百部拼音Tǔ Bǎi Bù别名千锤打(《四川中药志》),滇百部、小百部(云南)。出处《中药材手册》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羊齿天门冬的块根。春、秋两季挖取,除去苗茎,洗净泥沙,晒干。原形态

  • 飞蛾树

    药材名称飞蛾树拼音Fēi é Shù别名飞蛾楠、蝴蝶树、鸡火树。来源药材基源:为槭树科植物长裂葛萝槭的嫩枝和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er grosseri Pax var.hersii(Rehd

  • 扁藤叶

    《中药大辞典》:扁藤叶药材名称扁藤叶拼音Biǎn Ténɡ Yè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葡萄科植物扁担藤的叶。功能主治治下肢溃疡。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摘录《中药大辞典》

  • 芥子

    《中国药典》:芥子药材名称芥子拼音Jiè Zǐ英文名SEMEN SINAPIS别名白芥子、黄芥子、芥菜子、青菜子来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 或芥Brassica

  • 黄麻叶

    《中药大辞典》:黄麻叶药材名称黄麻叶拼音Huánɡ Má Yè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橡树科植物黄麻的叶。夏、秋季采。原形态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

  • 小天蒜

    药材名称小天蒜拼音Xiǎo Tiān Suàn别名小棕包、披麻草、细毒蒜(《红河中草药》)。出处《云南经济植物》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小藜芦的根。秋、冬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

  • 药材名称菰拼音Gū别名茭白、茭儿菜、茭笋、菰实、菰米来源禾本科菰属植物菰Zizania caduciflora (Turcz.)Hand.-Mazz.,以茭白、根及果实(菰实、菰米)入药。夏秋采,分别

  • 胡桃叶

    《中药大辞典》:胡桃叶药材名称胡桃叶拼音Hú Táo Yè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叶片。化学成分叶含没食子酸,缩没食子酸、反油酸、α-和β-蒎烯、柠檬烯、1

  • 盐麸子

    《中药大辞典》:盐麸子药材名称盐麸子拼音Yán Fū Zǐ别名叛奴盐(《开宝本草》),盐肤子、盐梅子、盐梂子(《纲目》),木附子(《现代实用中药》),假五味子、油盐果(《南宁市药物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