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火油草

火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火油草

药材名称火油草

别名走马风

来源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千头艾纳香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以叶入药。全年可采,多为鲜用。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风湿,消肿止痛。用于头痛;外用于风湿骨痛,产后关节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鲜叶2两,水煎冲酒(0.5~1两)服。外用鲜叶适量,捣烂,加酒炒热外敷或水煎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火油草

药材名称火油草

拼音Huǒ Yóu Cǎo

英文名all-grass of Lanceolate Blumea

别名走马风

出处始载于《全国中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千头艾纳香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umea lanceolaria (Roxb.) Druce.[Conyza lanceolaria Roxb.; C. chinensis Lour.; Blumea spectabilis DC.]

采收和储藏:春、夏采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千头艾纳香高大草本或亚澧木,高1-3m。茎分枝,有棱条,幼枝和花序轴的毛较密,节间长0.6-2cm,在上部达5cm,或更长。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2-3cm的柄;叶片倒披针形,狭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5-30cm,宽5-8cm,先端短渐尖,基部渐狭下延,或有时有短的耳状附属物,国缘有细或粗齿,上面有泡状突起,下面无毛或被微柔毛;侧脉13-20对,网脉明显;上部叶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7-15cm,宽1-2.5cm,基部渐狭下延成翅状。头状花序多数,常3-4个簇生,排成顶生、塔形的大圆锥药序;总苞圆柱形或近钟形;总苞片5-6层,绿色或紫红色,弯曲,外层卵状披针形,背面被短柔毛,中层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内层线形,被疏毛;花托蜂窝状,被白色密柔毛;花黄色;雌花多数,花冠檐部3齿裂;两性花少数,花冠檐部5浅裂,裂片被疏毛。瘦果圆柱形,有5条棱,被毛黄白色至黄褐色,糙毛状。花期1-4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20-1500m的山坡、林缘、路旁草地或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干燥皱缩。叶片黑色,的革质,倒披针形、狭长圆状披针形或椭圆形,长15-30cm,宽5-8cm,基部渐狭,下延,或有时有短的耳状附属物,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细或粗齿,下面有泡状突起,无毛,下面无毛或被微柔毛,侧脉在下面凸起,网脉明显。气微,味微苦。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主头头风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味辛、平。有祛风湿、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风湿骨痛、产后关节痛、头痛、跌打损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落花生枝叶

    《中药大辞典》:落花生枝叶药材名称落花生枝叶拼音Luò Huā Shēnɡ Zhī Yè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的枝叶。化学成分花生的地上部分含有多种挥发性成分,已确证

  • 黄花香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香药材名称黄花香别名打烂碗花、黄香棵、小黄花、过路黄、大花金丝梅来源金丝桃科黄花香Hypericum patulum Thunb. var. henryi Veitch,以根、

  • 蓑衣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蓑衣莲药材名称蓑衣莲别名耳叶紫菀来源菊科蓑衣莲Aster auriculatus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贵州、云南。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咳平喘。主

  • 金缕半枫荷叶

    药材名称金缕半枫荷叶拼音Jīn Lǚ Bàn Fēnɡ Hé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金缕梅科植物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Chang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mi

  • 白鹤藤根

    《中药大辞典》:白鹤藤根药材名称白鹤藤根拼音Bái Hè Ténɡ Gēn别名白膏药根。出处《本草求原》性味涩甘,平。功能主治宽筋壮骨,浸酒用。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

  • 毒鱼藤

    《中药大辞典》:毒鱼藤药材名称毒鱼藤拼音Dú Yú Ténɡ别名白药根、雷公藤蹄(《岭南草药志》)。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毛蕊鸡血藤的根、茎、叶。夏、秋采收。

  • 籼米

    《中药大辞典》:籼米药材名称籼米拼音Xiān Mǐ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籼稻)的种仁。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粳米"条。性味①《纲目》:"甘,温,无毒。"

  • 华东木蓝

    药材名称华东木蓝别名和琼木蓝、野蚕豆根来源豆科木蓝属植物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 Craib,以根和叶入药。春秋采,洗净切碎,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流行性

  • 蛟龙木

    药材名称蛟龙木拼音Jiāo Lónɡ Mù别名婆劈树、三不正、落地金钱、猴耳环、鸡三树、尿桶公来源豆科围涎树属植物围涎树Pithecellobium clypearia Benth

  • 蹋菜

    药材名称蹋菜拼音Tà Cài别名乌塌菜、瓢儿菜、雪里青(《苏南种子植物》)。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塌棵菜的全草。原形态二年生草本,有时作一年生草本栽培,绿色,根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