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湖广草

湖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广草

药材名称湖广草

别名佛光草、小灯台、荔枝

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蔓茎鼠尾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性味微苦、辛,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平喘止咳,调经止血。用于风湿咳嗽,痰多气喘,吐血,白带,小便频数,腰痛,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0.5~1两。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湖广草

药材名称湖广草

拼音Hú Guǎnɡ Cǎo

英文名Herb of Creeping Sage

别名走茎丹参、乌痧草、盐咳药、小退火草

出处出自《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佛光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via substolonifera Sti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佛光草,一年生10-40cm。须根丛生。茎被短柔毛或微柔毛。基生叶大都为单叶,茎生叶为单叶或三出叶,单叶卵圆形,长1-3cm,近无毛,小叶卵圆形,顶生的较大。轮伞花序2-8花,疏离,组成顶生及腋生假总状花序;苞片卵圆形;花萼钟形,长3-4mm,外被微柔毛及腺点,上唇全缘,下唇具2齿,齿卵状三角形;花冠淡红色或淡紫色,上唇直伸,下唇3裂;花丝长约1mm,药隔短小,长不及1mm,弧形,上下壁等长。小坚果卵圆形,淡褐色。花期3-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950m的林边、沟边、石隙等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福建、湖南、四川、贵州。

药理作用镇咳、平喘、祛痰作用,湖广草煎剂8mg/ml、17mg/ml对组胺所致离体豚鼠气管收缩均有松驰作用。煎剂10g/kg给小鼠腹腔注射,对氨雾法咳嗽有显着才镇咳作用,口服无效。煎剂20g/kg灌胃,未见大鼠呼呼道分泌液有显着的变化经。

性味味微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益肾;调经;止血。主肺热咳嗽痰多气喘;吐血;肾虚腰酸;小便频数;带下;月经过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右炖肉服。外用:管量,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治痧症,蜘蛛疮。

2.《四川常用中草药》:清肺热,止吐血。治风热咳嗽,痰多气喘及吐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湖北楤木

    药材名称湖北楤木拼音Hú Běi Sǒnɡ Mù别名刺包头、飞天蜈蚣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湖北楤木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alia hupehensis Hoo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挖根部,

  • 毛轴牙蕨

    药材名称毛轴牙蕨拼音Máo Zhóu Yá Jué英文名Pteridrys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毛轴牙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drys anstra

  • 桔梗

    《中国药典》:桔梗药材名称桔梗拼音Jú Gěnɡ英文名RADIX PLATYCODONIS别名包袱花、铃当花、道拉基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J

  • 银白杨叶

    药材名称银白杨叶拼音Yín Bái Yánɡ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银白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alba 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原形态乔木。高达25cm

  • 龙牙草根

    药材名称龙牙草根拼音Lónɡ Yá Cǎo Gēn别名地冻风(《中药志》)。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根。秋后采收,洗净,除去芦头。性味《本草图经》:"味辛

  • 漆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漆姑草药材名称漆姑草拼音Qī Gū Cǎo别名羊儿草、地松、星秀草、珍珠草来源石竹科漆姑草属植物漆姑草Sagina japonica (Sweet)Ohwi,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 雾水葛

    《全国中草药汇编》:雾水葛药材名称雾水葛拼音Wù Shuǐ Gě别名粘榔根、啜脓羔来源荨麻科雾水葛属植物雾水葛Pouzolzia zeylanica (L.)Benn.,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

  • 豆腐渣果根

    药材名称豆腐渣果根拼音Dòu Fu Zhā Guǒ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山龙眼科植物深绿山龙眼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licia nilagirica Bedd.[H.errat-icaHoo

  • 楮实

    《中药大辞典》:楮实药材名称楮实拼音Chǔ Shí别名谷实、谷子(《千金方》),楮实子(《素问病机保命集》),楮桃(《濒湖集简方》),角树子、野杨梅子(《江苏植药志》),构泡(《重庆草药》)

  • 鼠李根

    药材名称鼠李根拼音Shǔ Lǐ Gēn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鼠李"条。性味《食疗本草》:"有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