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翁花

水翁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翁花

药材名称水翁花

拼音Shuǐ Wēnɡ Huā

别名水香、酒翁、土槿皮[树皮名—广东]

来源桃金娘科水榕属植物水榕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Roxb.)Merr. et Perry的花蕾,其叶、根、树皮亦供药用。初夏采集带花蕾的花序,淋湿堆放数日,稍晒后再堆放闷1~2天,然后再晒再闷,直至全干变成黑色。夏、秋采伐干枝,去掉粗皮及木心,留二层皮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功能主治苦,寒。

用法用量清暑解表,去湿消滞,消炎止痒。花蕾:感冒发热,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根:黄疸型肝炎。树皮:外用治烧伤,麻风,皮肤瘙痒,脚癣。叶:外用治急性乳腺炎。

注意花蕾3~5钱,或作凉茶配料;根0.5~1两;树皮、叶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水煎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水翁花

药材名称水翁花

拼音Shuǐ Wēnɡ Huā

别名水雍花(《广东中药》),大蛇药(《广西药植名录》)。

出处《岭南采药录》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水翁花蕾。农历端午前后,采摘带有花蕾的花枝,用水淋湿,堆叠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晒至三成千,复堆闷1~2天再晒,以后晒一天,闷一天,待足干后,筛净残存枝梗。

原形态水翁(《岭外代答》),又名:水榕。

乔木,高达15米。小枝近圆柱形或四角形,秃净。叶对生,阔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成渐狭,近革质,秃净,干时下面常有黑色斑点,侧脉8~12对;叶柄长1~1.5厘米。花小,绿白色,近无柄,为广歧的聚伞花序;萼钟形,长约3毫米,近截头状,萼肢延伸成帽状;花瓣5,合生成帽状,顶尖,有腺点;雄蕊多数,离生;子房2室,花柱线形。核果状浆果,球形,宽约7毫米,熟时紫黑色。花期夏季。

本植物的树皮(水翁皮)、叶(水翁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喜生于水边,常栽于村落旁。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花蕾呈卵形或球形而两端尖,长约4~6毫米,径约2~3毫米,皱缩,下半部为棕黑色的倒钟形或杯形的萼简,上半部帽状,为5枚合生的花瓣,浅棕黄色。除去帽状体,可见重叠的雄蕊,花丝棕黑色,中央有1锥形花柱。质干硬。气微香,味苦。以黄黑色,无枝梗者为好。

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治外感恶寒发热头痛,食滞不化。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散毒,消食化滞。"

②《广东中药》:"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恶寒发热。"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头痛,跌打,蛇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翁花

药材名称水翁花

拼音Shuǐ Wēnɡ Huā

英文名Flower of Operculate Cleistocalyx

别名水雍花、大蛇药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istocalyx operculatus ( Roxb.) Merr. Et Perry

采收和储藏:5月底至6月初,采摘带有花蕾的花枝,用水淋湿,堆叠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晒至三成干,复堆闷1-2天再晒,以后晒1天,闷1天,待足干后,筛净残存枝梗。

原形态水翁,乔木,高达15m。树皮灰褐色,颇厚,嫩枝压扁,有沟。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1-17cm,宽4.5-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略圆,两面多透明脾腺点;羽状脉,网脉明显。圆锥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花无梗,2-3朵簇生;花蕾卵形,长约5mm,宽约3.5mm;萼管半球形,长约3mm,萼片连成帽状体,长2-3mm,先端有短喙;花瓣4,常附于帽状萼上,花开时一并脱落;雄蕊多数,分离,长5-8mm,花药卵形;子房下位,2室,花柱长3-5mm。浆果阔卵圆形,长10-12mm,直径10-14mm,成熟时紫黑色。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水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温明湿润的气候。常生水旁,为固进树种之一。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潮湿的土壤均能种植,忌干旱。

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秋季采下成熟果实,去皮取出种子,洗净,稍晾干,然后与种子3倍湿沙拌匀,进行沙藏层积处理。春播于3月下旬和4月中旬,按行距30cm开深3cm左右的沟,播入种子覆土后镇压、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苗高50cm左右,按行株距400cm×400cm定植。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呈卵形或球形,两端尖,长4-7mm,直径2-4mm。萼筒倒钟形或杯形,棕色至棕黑色,外表皱缩,有4条以上纵队人向棱突起,除去帽状体,见重叠的雄蕊,花丝棕黑色,中央有一锥形花柱。质干硬。气微香,味苦。

化学成分从花蕾中分离到没食子酸乙酯(ethylgallate),没食子酸(gall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5,7-二羟基-6,8-二甲基黄烷酮(5,7-dihydroxy-6,8-dimethylflavanone)即去甲氧基荚果蕨醇(desmethoxymatteucinol),7-羟基-5-甲氧基-6,8-二甲基黄烷酮(7-hydroxy-5-methoxy-6,8-dimethylflavanone),和2,4-二羟基-6-甲氧基-3,5二甲基耳酮(2,4-dihydroxy-6-methoxy-3,5-dimethylchalcone)。

性味味苦;微甘;性凉

归经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消食。主清热解毒;祛暑生津;消滞利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泡水代茶;或煮粥。

各家论述1.《岭南采药录》:清热,散毒,消食化滞。

2.《广东中药》: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恶寒发热。

3.《广西药植名录》:治头痛,跌打,蛇伤。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花子

    药材名称红花子拼音Hónɡ Huā Zǐ别名红蓝子(《广利方》),白平子(《药材资料汇编》)。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果实。生境分部产江苏等地。性状瘦果,长7~8毫米,宽6~7毫

  • 马草

    药材名称马草拼音Mǎ Cǎo别名烂衣草(《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皱叶狗尾草的全草。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秆直立,基部有时扩张。叶片椭圆形至矩圆形,有强皱

  • 蔓胡颓子根

    《中药大辞典》:蔓胡颓子根药材名称蔓胡颓子根拼音Màn Hú Tuí Zǐ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蔓胡颓子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性味《贵州

  • 山大刀

    《中药大辞典》:山大刀药材名称山大刀拼音Shān Dà Dāo别名大丹叶、暗山公(《生草药性备要》),暗山香、山大颜、吹筒管(《岭南采药录》),刀斧伤(《陆川本草》),血丝罗伞、大退七(《广

  • 扁蕾

    《全国中草药汇编》:扁蕾药材名称扁蕾拼音Biǎn Lěi别名沼生扁蕾来源龙胆科扁蕾属植物湿生扁蕾Gentianopsis paludosa (Munro) Ma [Gentianella paludo

  • 苦甘草

    药材名称苦甘草拼音Kǔ Gān Cǎo别名苦豆根(《内蒙古中草药》)。出处《内蒙古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的根。夏、秋采挖,切片,晒干。生境分部产内蒙古。性状干燥根呈长圆柱形,稍弯曲,一般切成长约

  • 藤子甘草

    药材名称藤子甘草拼音Ténɡ Zǐ Gān Cǎo别名土甘草、鸡血藤(《广西药植名录》),美丽相思子(《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毛果鱼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

  • 伽果

    药材名称伽果拼音Gā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桑科植物杯萼海桑的发酵果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neratia alba J. Smilth[Rhi-zophora caseolaris L.]采

  • 牡丹皮

    《中国药典》:牡丹皮药材名称牡丹皮拼音Mǔ Dān Pí英文名CORTEX MOUTAN别名丹皮、粉丹皮、木芍药、条丹皮、洛阳花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

  • 香茅根

    药材名称香茅根拼音Xiānɡ Máo Gēn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香茅"条。化学成分根茎含生物碱0.3%。此生物碱具有吲